五百四十七章 天災軍的戰術(2 / 2)

側門安排妥當後,阿爾薩斯以傀儡軍團為主力,沿著綠水湖向西橫推,如果亡靈不知進退,仍舊執意攻打斯坦索姆,那就在橋南附近的空地一戰高下吧。

結果亡靈且占且退,撤走了,但斯坦索姆城內卻火光沖天。

阿爾薩斯帶著近衛進入斯坦索姆。

傀儡們不適合進去,它們無法應對過於復雜的局面,比如分辨詛咒教徒和普通人。而且它們也不適應室內戰和巷戰。

但阿爾薩斯身邊還是有傀儡小隊的,這是最小的單元,一名基層精靈指揮官指揮操控30台傀儡,這就是小隊。

希爾瓦娜斯提醒阿爾薩斯,亡靈們或許會趁機從濃墨松林東南,沿著黑木湖逃走。

阿爾薩斯說那就太好了,它們正好與白銀之手與雷矛碰上,我們得到消息,軍隊直接推過去,拿它們填湖。

希爾瓦娜斯點頭。她也相信以白銀之手的戰斗素養,不至於跟亡靈大部隊擦肩而過而不覺。

阿爾薩斯帶著人殺入斯坦索姆,城內是人喊馬嘶、哭嚎聲震天,各種亂。

斯坦索姆有著要塞特征,內部各區都有閘門一旦關閉,就能將各區隔離,除非有攻城器械,否則就得拿城市鑰匙才能打開。

正因為如此,該城市是那種可以節節退守,難攻不落型的城市。

但現在看來,這種隔絕能力反而方便了天災軍,因為隧道挖的到處都是,隔離閘門卻是關閉的,拿城市鑰匙的人找不著,難民跑不了。

阿爾薩斯很快就意識到這差不多又是一個凱爾達隆。只有要害職務的人反水或被迅速的制服,才會造成如此不利局面。

城市中很多難民前腳還在求助,然後死靈法師一出現,使用某個激活咒語,難民就當場變食屍鬼了。

阿爾薩斯好不容撈到幾個消息稍微靈通些的難民,詢問後才知道,城主說國王大道上瘟疫蔓延,請來了草葯師,配了預防瘟疫的葯,分發給大家吃了。

阿爾薩斯已經無語了,心說:「城主,卡洛斯瑞文戴爾,非常好」

接下來就是目睹各種慘狀。

天災軍一方的詛咒巫師和亡靈法師,對那些服用了所謂防疫葯劑的人,一個激活術,對方就立刻變身,化身為獅子一般的爪牙鋒利的食屍鬼,民眾們根本連有效的抵抗都組織不起來。

阿爾薩斯完全可以理解那種情況,試想,親人,熟稔的鄰里朋友,以及戰友,一個個都有了隨時變成食屍鬼,從身旁、從背後撲上來的可能,這仗還怎么打還有誰能信賴。

「該死,真是該死」阿爾薩斯越想越生氣。眼睛都充血了。

實際上這就是封建體制、中央集權的弊端,一旦領主被制或反水,立刻就是分崩離析的局面。

所以像凱恩本體,但凡有可能,就會選擇坐鎮後方。凱恩孫的分身也是這個思路。

他很清楚,他的團隊,由於他的權柄過重,一旦遭遇不測,團隊立刻就會土崩瓦解,因此當他勢力漸成,臉探草叢這種時就不干了。

阿爾薩斯卻秉持著領袖就該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的傳統思路,卻又因為年輕,而太易感情用事。

瑪爾甘尼斯自然不會放棄機會,賤兮兮的的出現了,裝逼說了番來諾森德找我的話,還當場吸血兼手撕了兩個美女然後放了個腐臭群蜂,招了個地獄火,將阿爾薩斯砸了個灰頭土臉,然後閃了。

這一夜,斯坦索姆人可真是慘到家了。直到白銀騎士團的聖騎士們沖進來,給人們祛毒,情況才有所好轉

而阿爾薩斯也讓精靈指揮傀儡,不計代價的砸開隔離柵,把死牢般的封閉情況給相繼破解了。

天一亮,阿爾薩斯連歇都不肯歇,就要去跟天災軍繼續開戰。

烏瑟爾說先救人吧。阿爾薩說不將那幫家伙碾成灰,天曉得它們又會制造什么事端,至少要把其大部隊殲滅。

阿爾薩斯還說,傀儡大軍又不會救人,壓上去,將其頂到濃墨松林以西。洛卡鎮就是它們的藏身地。

結果濃墨松林沒亡靈,向西,也么有,洛卡鎮,還沒有,倒是近距離見識了屠宰場、地穴、通靈塔等亡靈建築。

阿爾薩斯抓狂了,昨晚白銀之手和雷矛趕來時沒有碰到亡靈軍團的大軍,後來還特意安排了足夠多的斥候,以防漏網。

可現在,天災的主力就這么消失了,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人們還對天災軍十分缺乏了解。

否則,看到有地穴惡魔這種說白了就是亡靈化的艾卓尼魯布蜘蛛人存在的怪物,就知道對方有著非常強悍的土方施工能力。

這些蜘蛛人可不僅僅是造各種建築拿手,挖洞那也是一流,諾森德都快被這幫家伙挖成幽暗地域了。

天災主力失蹤,最後還是凱恩通過隱秘渠道,聯絡了自家的獵鷹先鋒軍,借其口建議徹查,這才湊巧發現了重大線索。

原來問題還在洛卡鎮的礦洞。

這個礦洞使用了許多年,內部被挖的跟迷宮一樣,且跟天然的洞天體系相通,想要將所有礦脈通道走遍,得花費幾天時間。

地穴惡魔們進一步將之利用,下面不但有復雜的通道,還有一個很是不小的地城。

天災在跟聯軍濃墨松林一戰後,就退入到這里休整了。半夜攻擊斯坦索姆的,則是另外一支戰力,之前並沒有參加濃墨松林之戰。況且斯坦索姆已經被侵蝕成了篩子,攻城不過是做個樣子。

天災主力完成休整後,從蘇卓瑞爾河南下,然後在白晝強攻安多哈爾。

本來突襲效果非常好的,其借助洞穴體系,再度回歸奇策迭出狀態的玩法還是比較成功的,安多哈爾防守不算空虛,卻也架不住亡靈大軍猛攻。

然而聖殿騎士團在關鍵時刻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