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九章 奠定下厚重基業(1 / 2)

凱恩通過微不足道的法則裂縫獲知了重要信息之後。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又過去了十年。

今時今日,時間在凱恩的感覺中,已經跟普通人的不同。

一方面,他仍舊保持著固有的習慣,時間觀念很強,習慣精確到分、秒。

另一方面,則是對時間的漸漸無感。如果進入他認為的垃圾時間段,他會選擇忽略。

必須說,對於一個事無巨細都能記住,三萬年前的記憶可以像昨日生的一般清晰的人而言,有時候會覺得記憶沉重如山,壓的人喘不過氣,而能掠過一部分,就像忙碌之余的休憩般,會獲得舒適的享受感。

所以時間在凱恩名下變得有些矛盾。

就像現亞空間力場裂縫之後的這十年,基本上就是一片空。

當然,他想知道的這十年來的信息,他都是知道的。但這種知道,就像讀書看電影,而不是親歷,感覺上終究還是淺了一個層級。

索性沒什么他特別在意的,掠過也就掠過了。

而實際上,這十年間還是有著諸多變化的。

先自然是來自整個星區的變化。

在戰錘4ok宇宙,人類於第21個前年之後,因為亞空間航行法的明,而加快了對整個銀河系的殖民。

到了26個千年,再經歷了殖民峰值和下跌之後,開始進入低谷。

主要原因是鐵人反叛,亞空間風暴。

從這個時候開始,其實就已經出現了『失落的人類殖民團體』。

第28個千年的末期,帝皇征服地球,29個千年,准備再戰銀河,說白了就是將一系列原因失聯而陷入孤島的人類世界重新串聯。

2o個基因原體,是3ok創造的,星炬廳也是3ok時期創造的。

可以說,從人類紀年3ooo年開始,第一個千年,是人類文明二次輝煌的時代,比第一次還輝煌。也是屬於帝皇和2o個基因原體南征北戰、建立不朽功勛和榮耀的年代。

進入31個千年後不久,這份輝煌,就因戰帥荷魯斯叛亂而跳水式跌落了。而直到這時,其實以帝皇為代表的人類帝國,仍舊未能徹底將第一次輝煌時代失落的所有人類殖民團體找到。

其中,又以失落在遠東星域的未找到的人類殖民團體最多。

銀河是個螺旋體,直徑9萬光年,厚度1.5萬光年,有過4千億顆恆星。

泰拉人類構建了一個相對位置的星圖,並將之大略分成五個星域。在這份星圖中,人類的母星泰拉,在銀河的西邊,靠近母星的這個星域,人類殖民世界最密集,稱之為太陽星域。

泰拉所屬的恆星,其實在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上,但泰拉人類構建的星圖,自然是自身為中心的。

數以太陽星宇就是中央,西面是太平星域,南面是風暴星域,北面是朦朧星域,東面是遠東星域。

之所以稱之為遠東,有兩個原因。

一,不是以銀河系中心為定位中心,向東是最遠的。

二,帝皇建立的星矩,照耀半徑是5萬光年,而銀河直徑9萬掛念,半徑就是4.5萬光年,那么,帝皇的星炬廳建立在銀河系西邊的泰拉星上,銀河系的東邊,勢必有相當一部分區域,是不在星炬照耀范圍之內的。

這就又說到泰來人類的主要星際航行手段了。

亞空間躍遷,大致分為兩類。

一,計劃式躍遷。

二,指引式躍遷。

人類初期全都使用計劃式躍遷,簡單的理解,加入現實世界是6地,亞空間是潮汐漾動的海洋,那么計劃式躍遷的原理,就是從6地a點進入海洋,然後自己劃船+洋流推送一段距離,跳出後抵達6地b點。

由於洋流的流向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初期人類不敢太浪,只能是類似於近海航行,每次跳躍4-5光年。

而到了大殖民時期,導航者出現,他們是最早出現的靈能者,至於原因,自然是因為隨船進出亞空間,次數多了,總有那么些人率先生異變。

有了導航者,每次跳躍的距離就可以更遠。

而這種依賴導航者能力及經驗,有計劃的躍遷的方式,就叫計劃式躍遷。

指引式躍遷就無需多解釋了,帝皇靠每天燃燒上千靈能者靈魂而維持的星炬,宛如大海上的燈塔,指引航船。

而凱恩通過法則裂縫獲取了重要信息後的這十年間,就徹底確定了本星區的位置,遠東星系,失落的人類殖民團體之集合。

帝國劃分了星域,星域之下是行省,行省的面積,一般為一個邊長2oo光年的立方體。

行省之下,就是星區了。

不過,星區的劃分,跟行省的距離丈量不同,它是以某幾個相鄰的恆星系為依托的。

當然,有沒有人類殖民世界,是劃分的重要因素。

這樣一來,每個行省內就有許多空間沒有被編入某個星區,這些行省內空間,被稱之為蠻荒地帶。

蠻荒地帶,包含了宇宙塵埃組成的星雲,外星人通知的星系,未曾探索過的星系、無人居住的星系等等。

而如今凱恩的第一秩序所統御的這個星區,就是遠東星域,曾在第一次輝煌時代被分配名字、但隨著一系列事件遺失的某邊緣行省的、未曾探索過的星系構建的星區。

這里的未曾探索,是指即便在第一次輝煌時代,該星區也沒能被探索。

是後來這里的殖民者們,跟母星失聯後的兩萬年間,迫於生存需要,自行探索開的星區。

因此,該星區不在帝國的任何檔案上,而該星區所屬的行省,在帝國疆域資料庫中也遺失了(凱恩這時還不知道)。

那么,兩百多年前,up1常委理事會大佬們提到的阿斯塔特修士,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知道,但凡提阿斯塔特修士,必然離不開《阿斯塔特聖典》,而改典籍,是帝國迄今為止,僅存的基因原體,原第十三星際戰士軍團的大boss,保羅特·基里曼搞出來的東東。

這意味著,只要自稱阿斯塔特修士,那么至少也是二建之後的星際戰士了。

而二建,是生在戰帥荷魯斯叛亂之後的事。

帝國中央政務院,以及保羅特·基里曼,意識到早期動輒以萬人為單位的星際戰士團,兵力太過強盛,一旦其領袖叛變,就會給帝國帶來難以修復的重大損害。

為此,軍團改制為戰團,每個戰團1o個連,每連1oo人。

簡單的來說,這就是二建。

《阿斯塔特修士聖典》就是二建的指導書,當然也還有其他,並且不斷被豐富完善。

但不管怎么說,阿斯塔特修士們是人類文明二次輝煌之後的玩意,怎么會跟第一次輝煌時代的這個星區產生聯系呢?

這就得說到那些迷失在亞空間中的戰團了。

簡單的講,人類文明在銀河系的殖民,跟其他外星文明,本來就是呈犬牙交錯的混雜狀態,而並非行星時代那種空間接壤一整塊的模式格局。

在這種背景下,人類文明一旦衰落,失聯而成為一個個孤島,附近的外星文明,乃至亞空間的混沌勢力,自然是撲上去一通啃。

這就意味著星際戰士的各戰團非常的忙,忙著平叛殺異端,忙著跟外星人以及混沌勢力交戰。

而這種事一多,難免就有迷失在亞空間中的。

偏偏這些星際戰士又確實牛逼,在亞空間中都能殺出一條血路,通過亞空間、流落到凱恩所在這片星區的,便是這樣的一支戰團。

名字叫做『聖血之爪』。

聽名字就知道,其母團是以基因原體聖吉列斯的基因種子為主的原第九軍團。

由於當初2o個基因原體在剛誕生不久,就被四邪神運用手段扔到了銀河系各處,而等到一一找回或歸來,基因原體們都已經成年,且書寫了不少自己的傳奇故事。所以,在數百年間,各個軍團是沒有大佬在位的。

也就是說,帝皇在基因原體失蹤後,仍舊利用其基因模板,創建了各自的星際戰士軍團,並帶領其展開征服偉業。

第九軍團也是如此。

它是在聖吉列斯歸位後才完整的。

不過由於聖吉列斯的成長經歷,第九軍團的名聲不太好,綽號幽魂、食屍者等,可見一斑。

第九軍團在荷魯斯反叛的大事件中,是受創最終的忠誠派星際戰士軍團。他們的基因原體聖吉列斯被荷魯斯給殺了。

二建之後,他們只有一個戰團,聖血天使。

而聖血之爪的母團,就是聖血天使。

聖血之爪戰團的戰士們,跟母團的戰士們一樣,都有著『鮮紅飢渴』和『黑色狂怒』兩個敵buff。

這兩個問題都源自基因原體聖吉列斯。

前者屬於基因變異,跟聖吉列斯在被找回前,成長於變種人和食人生番肆虐的巴爾星球有關。

後者則是因為聖吉列斯瀕死時的記憶,深埋在基因中。然後繼承其基因之種的戰士因某事觸這段記憶,其模式可以解釋為『族群記憶』或者說鼠群的『群體意識』,從而陷入的虛幻狂亂狀態。

其實這類敵buff問題,不光是聖血天使戰團,其他戰團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