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倆花熊(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397 字 2020-08-14

第二百一十九章倆花熊

然而考官不會因此就放過考生,否則會顯得自己水平不行。

畢竟大家基本都是官場人,過於放水也會引來公議,一般都從嚴。

因此六題還有明數、暗數之分。

直引書之一二句,或稍變換句之一二字為題者為明數;

顛倒書之句讀,竄伏首尾而為題者為暗數。

按慣例明暗相參,暗數一般不過半。

比如剛剛的第四題,原就是:「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掐頭去尾,不搞事不舒f斯基。

好了,題看到了,可以開始做題了。

要求很簡單:一天一夜,全部完成,每篇千字以上,合計兩萬字左右。

要知道這是古。

終於開始評卷了,有個基本要求:必須指出論題的出處,並須全部引用論題的上下原,此為——「通」。

不知論題出處者,不得為「通」,直接淘汰;

知道出處而不全引上下者,也不得為「通」——只能叫「粗」。

六論四通二粗以上,方為合格,過了這關才聊得到采上來。

引論正確,見解精辟,邏輯嚴謹,采斐然,可以入第四等。

做不到其條以上,只好入第五等。

實在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可以入第等。

不過這個第等實在難拿,有宋百年,蘇軾後來拿過一個,他之前,吳育拿過一個,然後,就這倆,沒別人了。

制科等,視同進士第一,即狀元,這是仁宗的原話。

第第四等,恭喜你們,有資格參加御試了。

至於第五等那些,感謝參與,下次再來。

真要過了這關,皇帝那里,反而好辦,基本就是個過場。

因此時人都以秘閣六論為難,把閣試稱為「過閣」。

除了要專心准備,應付這漫無范圍、又無所不問的閣試,還要去考官那里托請打聽,拜托他們下留點情,出題不要太偏太難太搞事。

兩宋百多年間,兩年一次科舉,進士一共兩萬多人。

而制科御試,僅僅舉行了二十二次,j乎十五年才舉行一次,而且只有四十余人入等。

平均下來,一次也就一兩人。

這門考試之所以如此精貴,是因為它是改變很多底層官員仕途的捷徑,可以從地方一步跳進央——當然,首先你得有這份本事兒。

然而,可怕的張方平張變t張天選,這樣的考試,他過了兩回。

第一次是景祐元年,制科茂才異等,立刻有了知諫院的職銜,做了大縣昆山縣的知縣。

宋代縣級g部有兩種——知縣和縣令。

縣令屬於地方官員,而知縣,則是央派到地方去的任職的,屬於央官員序列。

間的差別大了去了,總之就是,老張通過這次考試,從地方官員搖身一變成了央下派g部。

第二次,了賢良方正科,這回有了知制誥的身份,也就是皇帝秘書銜,遷睦州通判,相當於副市長。

接下來就是知開封府、翰林學士、御史丞……

仕途和當年同榜的那些同進士苦b們相比,就成了天上和地下的差距。

張方平歷史上並不以章見長,因此蘇油可以斷定,老頭絕對是憑借自己的記憶力金指,多拿了j個通,彌補了進士試上的低等,連來兩次咸魚大翻身,啊不,鯉魚躍龍門。

蘇洵當然非常高興:「還不趕緊感謝侍郎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