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515 字 2020-08-14

馬上又有人提出反對:「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祭,則是嚴爸爸;以周公之心攝成王之祭,則是嚴爺爺。所以不管嚴爺爺還是嚴爸爸,其實都應該可以。」

「所以唐代那種配法,是那時候的禮官杜鴻漸、王涇之輩,不明經訓死讀詩書,瞎說八道延及於今,導致大家把用爸爸配天當成了定論。」

然後有人推導,發現不對:「等一下,又發現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死揪著《孝經》里『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這句說法的話,真宗嗣位之初,就該是太宗爸爸配天啊!可太宗配的是神州地祗!這才是我朝制度。」

眾說紛紜,有說仁宗不得配的,有說真宗不得配的。

還有更誇張,說宣祖、真宗、仁宗俱不得配的,這種說法太鐵頭,原因很簡單,你懂的。

御史丞王疇獻議道:「《易》經說的:『先王作樂崇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所以祖,考配帝,歷來就有。要不我們調整一下,看這樣行不行——」

「奉仁宗皇帝配享明堂,符合的《大易》配考之說、《孝經》的嚴父之禮;」

「把真宗搬去配孟夏雩祀,誒,這又符合唐貞觀、顯慶故事;」

「然後太宗皇帝依舊配正月上辛祈谷、孟冬祭神州地祗——這就符合本朝故事了!完美!」

司馬光堅決抵制:「孝子之心,首先是尊重父親!聖人制禮,不敢逾也。」

「孔子的話,我們要注意分析其語境。」

「以周公有聖人之德,成太平之業,制禮作樂,而王是他爸爸。」

「所以孔子才引用這個故事,來證明聖人之德莫大於孝,以之回答曾子的問題。」

「孔子並沒有說,凡有天下者,必須以其父配天,然後才算孝道。」

「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上帝,這是胡亂《孝經》的意思,而違背了先王之禮!」

「太祖為帝者之祖,比周之後稷;」

「太宗、真宗為帝者之宗,比周之、武;」

「真宗去世後,於明堂以配上帝,也不失古禮之義。」

「仁宗雖然豐功美德洽於四海,但是不當在二祧之位。」

「那些建議舍真宗而配仁宗的,恐於祭法不合啊。不說理論只講人情,這是黜祖而進父啊!孝道何存?」

「要是這樣g,不光違背禮典,只怕仁宗也不願意吧?所以我們堅持宜遵舊禮,還是以真宗配五帝於明堂。就這樣別動了好不好……」

觀士、翰林侍讀學士孫拚說道:「等下,剛剛那誰,御史丞說什么來著?」

「《易》稱『先王作樂崇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這就是說,爺爺爸爸都可以配天啊!」

「那還有什么好吵的呢?祖、考皆可配郊與明堂,兩者錯開一些位置,不就可以了嗎?」

「現在離周代都過了j千年,到底那句話,是嚴父、嚴祖還是一起嚴,我們都不敢說自己的理解必然正確。」

「雖然周代的確沒有廢配而移於武,廢武配而移於成,但是《易》之配考說,《孝經》之嚴父說,歷代循守,人家也不一定就沒有人家的道理不是?」

「仁宗繼t保成,致天下於大安長達四十二年,功德可謂極大。今祔廟之始,就遂抑而不得配,怕是有傷新皇嚴父大孝之義。」

「所以我覺得,還是按照最早的方案,真宗仁宗一起配明堂吧……」

最後大家愉快地決定了,一通吵吵之後,維持原來的方案。

吵了這么大一圈——白吵。

蘇油看了邸報,冷冷笑道:「吵吧,這還只是熱身而已,以後有的是熱鬧!」

丟開無聊的邸報,取過夔州的報表,秋收的統計數字匯集上來,無疑是喜人的。

蘇油實現了對夔州漢夷的承諾——家家有存糧,戶戶有j鴨。

人們在梯田里辛勤收割,孩童們在田埂上奔跑嬉戲,嘴里唱著夔州最新流行起來的兒歌:「要吃粑,找探花!要得糧,找賢良!殺肥豬,灌香腸!吃飽下山曬太y!」

然後就被田邊打稻子的父輩一把撈過來掛在拌桶上,pg上一通巴掌揍得哇哇亂叫:「小狗日的不學好,明明是吃飽下山進學堂!老子們累死累活,探花郎召你們下山,是叫你不長學問的?是叫你天天曬太y摸魚的?!」

不管是痛還是快樂,總之小蘇太守的聲望,在這個秋天的夔州城,達到了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