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386 字 2020-08-14

「千人力耕,萬人足食,反過來說,一旦出現水澇,導致糧食不足的話,本來千人的問題,就變成了萬人的問題!放大了十倍!」

「因此越是這樣的地方,農業越是重中之重,必須保證產出穩定,方才有後來這些的基礎!」

「蜀中自灌口修成,千年來開挖引渠,如今在川西平原,已經建成完善的水網。」

「川中穩定數百年,土地歸屬之權紛繁蕪雜,地塊權領早就分割得支離破碎,因此平原之上,兼並的難度非常大,這就變相地保護了自耕農的土地所有權。」

「蜀中氣候適宜,一年可以種植兩季,加上梯田開,優良稻種引進,各地放青苗貸扶持,招引流人掘隱戶,除了官府設置的常平倉,還有各大商號的私倉,所有這些,保證了蜀中農業產出的相對穩定,這才有了解放人力的基礎。」

「無農不穩,這是一切的前提。」

王安石點頭:「朝中諸公,目光多為蜀中近利吸引,論及蜀政,每每以工商為重,卻忽略了明潤你耗時十年,利在千秋的《西南農書》。來,敬你一杯。」

王雱這才反應過來,一說起蘇明潤,先便是他堪比陶朱公的掙錢手段,要不就是他逆天的運氣和好人緣,卻都因他年輕,往往忽略了他的綜合素質。

王雱暗自下了決心,總有一天,我要過你。

王安石和蘇油喝了一杯,這才說道:「明潤,大宋如今看是承平百年,其實早已危機四伏,三冗之重,朝廷諸公早有見識,只可惜沒有解決方案,此番赴闕,明潤可有對朝廷的建言?」

蘇油對王安石道:「王公可有建言?」

王安石嘆道:「其實說白了,就是刷清吏治,開源節流而已。」

蘇油說道:「話雖是如此,然施行起來確實不易,以蜀中千年來良好的基礎,從只能使用鐵錢,甚至以物易物,到如今蜀鈔流轉,也經歷了整整十多年。」

「這中間還開出了幾處大鹽井,加上朝廷未在蜀中實施茶榷,酒榷,方才有了如此大好的局面,其余地方……難啊……」

王雱覺得蘇油的大名就是來自蜀中之治,蜀中之治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剛剛那兩條,因此蘇油只是撿了大便宜,當不起這么大的名聲,都是歷任蜀中轉運使給眉山人喂飽了吹噓出來的。

他也看不上蜀中這一套,說道:「用商君之法,令行禁止,何愁不治?」

蘇油有些無語:「元澤兄,商君之世,秦國百姓愚魯,政治簡要。生產方式單一,只需要量授井田,軍功立身,一切迎刃而解。」

「如今已是千年之下,就如我剛剛所說,國家展士民分工都非常仔細,不是簡單粗暴一刀切就可以完成的。」

「簡單舉個例子,遠不說先秦,就說開元之初,國家數十萬貫,便足供流轉。可看看現在,就渭州那種不是上郡的地方,一年榷場都不下六十萬貫。」

「汴京周圍,聚集的人口有多少以農為業的?如果一刀切,將這些人都打下鄉,到河北種地去,什么問題解決不了?可問題是,這樣做會帶來什么後果?」

王雱冷笑道:「要是今上與力,還不是一道詔書的事情?三尺刀下,會有什么後果?」

蘇油笑道:「那恐怕這三尺刀,先就落到王兄脖子上。所以要按我說,先選取一個突破點,使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從小處慢慢做起來,堅持不懈下去,逐漸擴大影響區域,方是正途。」

王雱搖頭:「還是你理工之學螺旋式展那一套,大宋如今沉痾深重,必須用虎狼猛葯才行。」

「理工之法我也看過,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才是最短,那明明能夠直線提升,為何偏一定要走螺旋?」

「如以明潤之法,只怕疆圖日蹙,國用無余,一旦有災荒,兵事,就是覆國之危!」

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蘇油沒想到王雱言辭這么便給,硬是一下子愣住了。

王安石趁機打斷了兩人的爭執:「這些議論,不要說出去,老夫與明潤尚未叩闕,卻在指點國政,讓人知道了,怕還要嘲笑我們希圖宰執之位,癲燥狂悖呢。」

於是蘇油將話題引到詩詞上,宴席氣氛重新好轉。</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