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討論(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523 字 2020-08-14

幾人入內室坐定,蘇油正要開口,王安石阻止道:「在陛下面前早有議定,軍器監事,中書,計司,不予干預,如皇家內庫行事,明潤不必告我。今日前來,也非為此。」

「明潤請子厚轉告《青苗法》的差失,欲與老夫相商,老夫特為此事而來。」

蘇油也不客氣,站起身來,從架子上取下幾本厚厚的書冊:「既然如此,明潤將這套書贈與明公。」

幾人接過一看,眼神就是一亮,王安石說道:「這是何等造書之法?與大宋目前所制區別甚大。」

蘇油說道:「這是軍器監嘗試的新式書籍,我命人從內中借出最精良的雕版,以水玻璃澆模技術拓得字印,然後以鐵汁澆出鐵碼,修整規飭後,以滲碳熱處理方法將鐵碼化為鋼模。」

「將熟鐵切割成方柱,以鋼模沖壓,即可得到字碼陰印,然後將陰印再次滲碳熱處理,對鉛銻合金擠出成型方柱進行沖壓,即可得到鉛銻字碼陽文字模。」

「再以石紙為書頁,油墨為泥,便能印刷了。」

「鉛銻合金字碼易於加工,排列精密齊整,得到的書籍比雕版更加精良。」

呂惠卿拿著手里精美的書籍:「這……這不是雕版?」

蘇油笑道:「軍器監還窮,怎么可能雕版,這是活字印刷,先用絲線裝訂成一二十頁一份的小冊子,再在書背用縫紉之法,將小冊子縫制成一本書,在書脊貼上紙筒增加彈性,外邊包上壓字燙金的羊皮封面,就是如今這本書了。」

這套方法與後世精品圖書做法無異,當然前提是油墨,滲透擴散率低的石紙,鉛字碼,皮革精加工等等工藝成熟之後,方才得見天日。

王安石喃喃道:「這樣花費,價格比一套雕版還高吧?」

蘇油說道:「對,的確比一套雕版還高,但是……咦?正好了,參政,中書有沒有考慮收購軍器監一套印坊?我軍器監承攬全套服務,包括房屋造作,皮革紙張油墨供應,封皮制作,一座工坊提供鉛字碼兩套,印刷機二十部,全套工匠上崗培訓,打包價四萬貫,如何?」

王安石大喜,他的新法中,學校是一條,重定經義,也是一條。需要大量印刷書籍。

呂惠卿適時咳嗽了一聲:「太高了,如果明潤同意將價格壓到三萬貫,國子監,太學,中書,可以同意各來一所。」

見蘇油一臉難色,呂惠卿繼續加碼:「如今學校之議已定,如果明潤答應將價格壓下來,下一步中書可以同意十八路轉運司,替各地學宮定制一套,供書籍印刷之用。」

蘇油苦著臉:「一套普通版本的《四書》,市面上售價兩貫,這種精裝書冊,起碼得賣到三貫以上,寺判只需要印一萬套書籍,就撈回了印刷坊的本錢,你的利潤太厚,而我軍器監的利潤太薄,不公平。」

王安石皺眉:「二位怎么還真跟商賈一般討價還價起來了?明潤需要軍器監自食其力,也是不易,要不……」

呂惠卿笑道阻止:「明公,一套印坊,和二十一套印坊,成本本來就是兩回事,我們提高采購數量,自然要壓低采購價格。雖然是從國家的左庫搬到右庫,但也是自然之理,是吧明潤?」

蘇油沒有法子:「如果十八路算上,那三萬貫價格可以接受,如果是汴京中三套,那三萬五千貫一文不能少。」

王安石說道:「吉甫也不要逼人太甚,這樣,三萬五千貫,先將京中的三套置辦起來,剩下的諸路學宮,按三萬貫計,如何?」

蘇油這才松了一口氣的樣子,恭恭敬敬地說道:「如此多謝參政體諒了。」

王安石說道:「明潤,你經濟之道甚為精細,關於《青苗法》的意見,今日便請暢所欲言,老夫洗耳恭聽。」

蘇油說道:「介甫公,其實蜀中十五年經濟之道,如今就在你手中。」

棕色的羊皮封面上,燙著三個大字《金融論》。

王安石說道:「蜀中經濟之道,老夫也有研究,不過見效太慢。明潤,四通錢庄,從眉山走到成都,用了八年;從成都走到杭揚,又用了五年;進入汴京,因承攬寶鈔行之利,官家入本,化為皇宋銀行,也用了兩年。整整耗時十五年啊。」

ps:推書,《奶爸有植物系統》,一本少有的養兒子的種田文,文筆細膩,故事貼實,幾乎沒有毒點,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

推薦詞是小姑娘自己寫的,說已經做好了被書友噴死的准備,我昨天看得入迷,相當好的一本種田文,和前兩本相比實在是不像同一人之手,進步巨大。

喜歡種田文的可以去看看,真的不錯。

另外,小姑娘家真的住在山里,老周快羨慕死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