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474 字 2020-08-14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捧殺

王珪問到一個關鍵問題:「幾歲開蒙?」

蔡確說道:「五六歲。」

王珪搖頭:「難,大州大城或者可行,如偏遠小縣,難。」

蔡確說道:「的確難,所以這是對赤望以上的要求。」

「至於偏遠之區,先解決溫飽才是正道。」

王珪思慮了一陣,感慨道:「內藏如今是有錢了啊,經得起如此大的開銷。各地學宮其實都在,不過年久失修,或者被挪作它用,重新整飭一番,這也是皇宋百年大計。你我士大夫,斷無可阻之理。」

蔡確說道:「除了慈善基金,還有兩個大肥羊,四通商號和皇宋銀行,願意捐建部分學校,並承擔部分經費,還解決部分畢業生員的安置問題。」

王珪很高興:「那也不錯啊。減小兩府難度,我們尋幾項開支再擠一擠,也懶得去和三司打官司了。」

蔡確幽幽地說道:「不過他們有個條件——算術初步,物理初步,化學初步,體鍛,須得納入學業之中。」

王珪心里咯噔一下,第一時間是想阻止,可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不可能的。

果然,就聽蔡確說道:「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要安置生員,就得符合商號和銀行的雇員要求,通過他們的入職考核。」

「商號的諸多工坊,要求通物理,化學;銀行的諸多分號,需要精通數算。因此只有將這些學業納入其中,今後出來的人才,才能被吸納,否則不符合他們的用人標准。」

王珪嘆氣道:「弄就弄吧,終不能人人皆成得了士大夫。士大夫之家,想來也不會去這樣的學校。也罷,也算是為國解憂了。」

蔡確說道:「陛下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設置六察,擴大御史台事權——在京官司,以吏部及審官東、西院、三班院等隸吏察;戶部、三司及司農寺等隸戶察;刑部、大理寺、審刑院等隸刑察;兵部、武學等隸兵察;禮、祠部、太常寺等隸禮察;少府、將作等隸工察。」

「於外路,從轉運司到縣、軍、監,設都檢察,檢察,明確編制,解決部分冗員問題,專職糾核官員貪廉能否。」

「而且其任命,除御史台官直接對陛下負責外,其下不受諸路官員約束,直接對上級檢察,都檢察負責。」

王珪鄙視道:「這還不是換湯不換葯?最後還不是一樣能夠官官相衛?」

蔡確說道:「相公差矣,這一招我可琢磨了幾天才明白過來,堪稱絕妙。」

王珪問道:「為何?」

蔡確說道:「這是抄近道和走遠路的區別,地方要得地方檢察的包容,打通地方可不行,起碼得打通上一級,甚至上兩級,就以相公你來說,願意為某州知州干說御史台嗎?」

王珪明白了,以往知州,只要搞定本州通判,事情就算完了,如今卻要搞定路級都檢察,甚至搞定自己,付出的代價和原先搞定自己手下通判完全是兩回事兒。

犯罪成本太高,犯罪行為自然就會得到一些遏制。

看似簡簡單單將監督權單列,並且無形中上移了一級,就給干請行賄設置了一條更長的回路,就讓犯罪成本大增。

這要不是洞悉官場弊病的人,是絕對想不出這等絕妙的制衡措施的。

王珪不由得肅然起敬:「這些都是陛下想出來的?」

蔡確覺得心好累,這位終於想到了點子上,可依舊沒有說到點子上:「陛下今年伊始的幾道詔書,大致都是如此,看似平淡,實則深意暗藏。」

「這和安石相公當政時期的明槍大戟,及王相公去後的乾綱獨斷,手段皆大相徑庭。相公莫非會認為是陛下突然頓悟了?」

王珪倏然反應過來:「陛下身後,有了高人指點。」

說完低聲驚呼:「蘇明潤?此子何能耳?!」

蔡確笑得意味深長:「或者別有其人?」

王珪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幾步:「這個……」

蔡確拱手道:「陛下讓相公提舉修兩朝國史,其目的已然明了。」

「宰輔制度要恢復唐代三省規模,只能是尚書左、右仆射為宰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

「參知政事,改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右丞。」

「其後中書取旨、門下覆奏、尚書施行,這就完成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