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552 字 2020-12-30

現在唯一一個能夠讓自己輕松面對,談笑自如,作為自己快樂源泉的人,說他要走了,趙煦真的有點慌。

蘇油說道:「陛下,沒辦法,中牟那邊基建已經完備,京師大學堂應該成立,臣肯定是要去把關的。」

說完開始鼓勵趙煦:「陛下你其實做得很好,非常好,現在這段時間,陛下就以觀政為主,不要輕易表明自己的觀點。」

「記住一句話,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趙煦問道:「司徒你為何卻從來不默呢?」

蘇油笑了:「陛下這話不妥,臣如果保持沉默,固然是保身之道,但是知而不言,卻是對陛下的不忠,我自己心里這關就過不去。」

說完對趙煦拱手:「不過今後要是陛下以臣胡言亂語,悖妄無行,還請如今日這般開誠布公,臣自當請退。」

趙煦說道:「太皇太後說司徒不羈進退,非名利可擾之人,是大宋最大的純臣。」

蘇油搖頭:「那臣慚愧,唯有鞠躬盡瘁而已。陛下,臣離開京中,依舊不失輔議之責,密折制度是先帝所創,我們每日都可以通信的。」

「朝政如今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司馬學士廢免役法之心甚重,然老成之人,卻有以為不妥。」

「國家的水利、國防、調輸、開墾,很多大工程都要興舉,必然就會產生差役,這是無法避免的。」

「四年大豐,朝廷在水利上稍有懈怠,去歲就出現了洪水,今年就出現了旱災。」

「所幸收儲豐盛,調運及時,救災措施得當,才沒有釀成大禍,但是絕對值得警惕。」

「既然差役不可免,那役法就不可免,差役之法,本就諸多弊端,制度粗放,本身並不比免役之法優良。」

「當然免役之法也有弊端,但是既然大家都已經能夠看見,列舉,為何不去討論如何一一解決其中所有的嚴重問題,卻非要固執地各執一端呢?」

「臣倒是覺得,在做出決定之前,集思廣益方才是正確途徑。」

「天下事,終是天下人為之,朝中爭議,也是為了天下人最終得到一個公平合理的役法。」

「那么為何不廣采天下人的意見呢?」

「既然各地州縣都存在差役,那么為了最大公平,不如就請天下州縣各自闡述理由,調查自己治下百姓,是願意選擇免役法,還是願意選擇差役法。」

「待到所有意見匯集到一起,朝臣對於國家的局面,恐怕才會有一個真正全面的了解。」

趙煦問道:「那么地方州府,有沒有可能希宰執之議,曲意奉承?」

「有。」蘇油說道:「因此臣建議陛下啟用密折之權,在給天下路轉運使的密折里讓他們統計治下各州縣意見,然後讓他們密折上奏,類似風聞奏事,不承擔行政責任。」

「至於其所言是否屬實,官員是否勤政,臣會制作一張問卷調查表交給陛下,陛下可以讓他們具實填報數據,我們從數據中來分析。」

「比如一縣差役有那些,需要的人工有多少,地方上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提舉工役的是縣中哪一部分人,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怎么花的,工錢多少等等,都得有名有姓有切實數據。」

「肯定會有大量造假,但是想要造假,卻也是有成本的。我們也能過結合戶部記檔來查證。」

「這可以作為一項理工課外作業,交給陛下來做,由縣君和蘇軼陳梧幫助陛下完成,其結果只作為一項參考,交給太皇太後懿覽,幫助朝臣們做決定。」

趙煦問道:「那司徒覺得,是差役好還是免役好?」

蘇油笑道:「陛下,我們應該做的,是查清事實,因地制宜,制定出我大宋最合理的役法。」

「這才是終極的目的,在這個目的之前,在天下人的利益之前,我的觀點,司馬學士、章惇的觀點,甚至陛下與太皇太後的觀點,都不重要。」

「我們是要讓天下百姓,不再為差役所苦。不能在爭論當中,就漸漸忘了我們制定役法的本意,成了意氣勝負之爭。」

「陛下,這件事情,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做。」

趙煦說道:「那我需要告知太皇太後嗎?」

「當然。」蘇油說道:「密折由陛下與太皇太後擬下才行,統計數據粗表,需要陛下在太皇太後前登錄,不過之後的數據分析,太皇太後那么操勞,肯定是不能親力親為的,這事情就得陛下擔當起來了。」

趙煦點頭:「我知道了。」

小破孩的自尊心是很強的,他知道自己是皇帝,而且也比較有責任心,蘇油覺得,讓趙煦通過這種方式,適當地參與到朝政決策當中,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方式和心理疏導過程。

親自出力,而不是裝木偶聽討論看結果,這個參與感其實很重要。

經過蘇油一番解說,趙煦的精氣神又有些不一樣了,從德妃被高滔滔訓斥之後的蔫頭吧腦,重新變得振作起來。

之後一大一小兩君臣便將話題轉移到了街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