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355 字 2021-03-05

「為什么呢?因為元豐改制以前,國家沒有對官吏實施重法、重祿,吏員們貪圖賄賂,又不願意人多了分散收入,故而竭力辦事,勞而不避。」

「今行重法,給重祿,賄賂比以前少了,吏員們也有固定收入了,因此都不忌部門加人,反而高興於少事。」

「這就是吏額這些年來的本質變化。」

「要定下來一個部門需要多少人,其實很簡單,舊法以各司的事務難易程度,一共分了七等,我們將之作為標准,繁重的工作算作一分,輕松的工作至一厘以下。」

「我們只要取逐司兩個月的事務,做一個分析統計,所有事務的分數就能夠定下來,再積若干分為一人。如此一來,每個部門吏額多少之限,無所逃矣。」

蘇轍認為這個建議很有價值,又加上自己的思路,就是目前並不裁撤一人,只需要等待吏員年滿轉出,或者身故,吏員超額的那些部門不做補充,等到及額而止就可以了。

如此不顯山不露水,不過十年,超額的那些部門自然就消盡。

應該說蘇轍這個主張是非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於是這個建議上報到尚書省,當時就獲得通過。

數月之後,諸司的統計工作完成,蘇轍又根據統計數據做成報告,以申三省。

呂大防得書大喜,認為這必將是自己任上的大政績,特別重視,專門成立一個部門的來詳定此事。

有個叫任永壽的吏員,為人精悍而滑,預先知道朝廷要進行吏額改革,提前做好准備。

每次見到呂大防,都能侃侃而談。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這讓呂大防很欣賞,即於尚書省創立吏額房,讓任永壽與幾個吏員籌備此事。

但是呂大防犯了個錯誤,想吃獨食,又因為吏額房是新成立的部門,沒有告知門下省,「凡奏上行下,皆大防自專,不復經由兩省」。

但是高滔滔是必須知曉這件事情的,一天,內中出了兩封高滔滔簽署同意的文書到中書,其中一封就是同意一個部門吏額的事情。

門下省收到這封文書後,當值的吏員去找本省侍郎劉摯,請封送尚書省,不予處理。

劉摯說道:「凡是內中當時文書,必錄黃過門下,照章辦理就是。」

那名吏員說道:「尚書省主吏額事,徑下其省已久了,這封文書是因為失誤才送到了這里的。」

劉摯回答:「本省不知其它,一切當如法令。」

於是門下省便將這封文書納入復核范圍,遂作錄黃,就是簽署了意見,然後再轉給任永壽他們。

任永壽見到門下錄黃不禁愕然:「兩省之前都沒有參與此事,現在上面怎么出現了錄黃?」

應該說任永壽還是比較謹慎的,於是去找呂大防,讓呂大防通知門下省,選吏員赴局同領其事。

呂大防去找劉摯說明意思,劉摯說道:「門下行錄黃那是法度,並非有意對處理此事的吏員表示不滿。如今讓我們兩省的人去都省分功,沒有這個必要。」

呂大防也就不為己甚,等到定吏額的事請下來,任永壽等獲得了朝廷的嘉獎。

但是任永壽急於功利,又勸呂大防即以所定吏額,在短期內將多余的吏員裁掉,得到同意後,還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交情,私下調整諸吏局次。

被排斥的吏員當然不平,跑去御史台向劉正夫訴不平。

劉正夫立即上章,彈劾任永壽等人冒賞徇私,不可不懲,御史台眾官紛紛跟進。

任永壽等因此既逐,而被排斥的吏員們訴額祿事終未能決。

蘇轍知道後上書:「之前後省所詳定的方法,皆人情所便,非常容易施行。到了吏額房被改掉,皆人情所不便,執行起來最難。」

「且朝廷大信不可失,應當趕快命有司改為執行便利的方法,以安群吏之志。」

呂大防也知道大家不服,只好命都司再加詳定,大略皆如蘇轍前議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