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殿試(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2593 字 2021-03-07

誰都想不到,那幾篇文理周嚴,直如刀筆老吏出手的試卷,竟然出於三個孩子之手。

不說新進學子,就連翰林院里那些不通事務,只知道皓首窮經的迂呆翰林,都不是敵手!

而且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那些文字換成自己來寫,大約也就是如此了。

殿試要考一天,最早交卷的是漏勺,之後是陳梧,等到王彥弼也交了卷子,三人考試沒啥變故意外發生,認為自己完成了保駕護航任務的趙煦,站起身來轉屁股就走了。

接下來就是彌封試卷,朝廷贈燭,賜酒食,趙煦題字,靜待結果。

許將自是不用說的,北宋的狀元幾乎沒有哪個不是實打實的高手,文章水平是前後千年的巔峰。

而且許將類似蘇頌、蘇軾,興趣愛好極為廣泛,天文地理,金石書法,機械數算,無一不精。

只不過許將狀元出身,更看重自己的文名,不願意在理工方面張揚罷了。

然而哪怕是出於興趣愛好,許將也復制還原出了華夏古代的不少天文儀器模型,就連蘇油都曾經上門求告。

等到秦觀等人將選中的試卷送上來,許將從中選出了十人,又檢查了一遍余卷,確認沒有漏掉高才之後,得意洋洋地對劉奉世說道:「這次科舉試卷質量之高,若非老夫判卷,可得累死一大幫子!」

說到這個劉奉世都不得不服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學子們希圖幸進,文字里邊穿鑿理學,甚至理工。如非許公明辨,怕是真要被一些人得逞。」

許將哈哈大笑:「都是瞎胡鬧,在文章里穿鑿理工的,不說是不是真正精通,氣格上就落了下乘,老夫是一篇都不會取的。」

「至於理學倒是可用,不過那也得精彩,你不能寫理工,但是你得懂,否則理學之用,你也寫不通透。」

「朝廷選士,那是要選經國料民之輩,又不是選工坊管事銀行會計,因此不能糾結於細務。」

「世人多因理工之用,而認為理學就是從下之學,其實大謬。不過是其立論之地,根基皆在於實處罷了。」

「所以不懂的,壓根就裝不了懂,還不如老老實實從聖人之言擷取論據,亦能成說。」

劉奉世說道:「所以十人里邊,言論不采理學的共有六人,就算天下士子,這回也沒話說了吧?」

許將將胡子一吹:「自己學問不精希求僥幸,反倒還占理了?」

「這種人敢來老夫跟前鬧,大棒子打出便是,哪里那么許多計較!揭封吧!」

文華殿,高滔滔和趙煦早早就來了,一直在等候結果。

不多時內官奏報:「許學士,劉學士殿外候旨。」

高滔滔趕緊說道:「叫進吧。」

待得二人入殿請安之後,高滔滔問道:「王彥弼、陳梧、蘇軛,可取中了?」

這個取中不是問的靠後排名,而是二甲以上,前十名。

許將立即躬身,硬邦邦地道:「士林華選,乃為國家拔掖人才,所重者至公至正,絕幸無私,豈可以親疏設問?臣請太皇太後收回此語。」

高滔滔恨得牙癢癢的,但是也拿他無可奈何:「學士所言有理,就請宣讀吧。」

許將這才將章奏打開:「臣許將、劉奉世,奉旨提舉元祐六年進士及諸科及第、出身事……」

你能不能快點?!

好不容易等到許將念完前頭的啰嗦話,才聽許將一聲輕咳:「臣等共舉——」

「元祐六年進士第一人,開封府人士,王彥弼,字輔之。」

趙煦面露驚喜之色,高滔滔的嘴唇卻開始顫抖,眼淚都要抑制不住。

自己的那個女兒,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雖然她從來不提,但是高滔滔知道,王家人如今還是認為,天家奪了他們家一個進士。

現在自家女兒親力親為,這才是在王家最擅長的領域,狠狠抽了他們一記耳光。

王家這下怕是轉眼就會求告上門,而自家女兒,終於能夠揚眉吐氣了。

大宋就是這樣重視士林華選,哪怕是天家也逃不開。

清官難斷家務事,高滔滔貴為國母,常常都只能委屈自家兒女,侄子。

不禁暗自嘆氣,有了個狀元兒子倚仗,女兒總算是苦到頭了。

王家人,天家雖然耽誤了你家一個進士,現在終於還了你們一個狀元,再也不欠你們的了!

就聽許將繼續念道:「元祐六年進士第二人,蜀中閬州人士,馬涓,字巨濟。」

「元祐六年進士第三人,蜀中眉山人士,蘇軛,字子衡。」

「元祐六年進士第四人,開封府人士,陳梧,字子鳴。」

……

下邊的趙煦已經聽不下去了,許老頭你要死!

明明都考得這么好,剛剛太皇太後問你,你回一句取中不就是了?非得還進諫一回,搞得大家心里七上八下。

不過這種先憂後喜的情緒變化讓歡喜得到了加倍,不光自己,就連太皇太後都有些失態了:「既然如此,那就放榜吧。」

許將和劉奉世都愣住了:「呃,啟稟太皇太後,十人試卷,尚需御覽,然後由御筆擇定最終排名,臣等不敢代勞。」

高滔滔樂呵呵的道:「士林華選的文章,老身也看不出個什么好歹來,哥兒的學問也沒到敢與二公比肩的地步。」

「不用再審了,就依二公之議,趕緊放榜吧。」

許將心里暗自吐槽,老太太這是已經快樂瘋了,哥兒這種稱呼都在殿上說了出來,趕緊躬身:「臣還有一請。」

高滔滔現在看許將怎么看怎么順眼:「許公請講。」

許將說道:「王彥弼、蘇軛、陳梧,三人幼得恩蔭,太皇太後特命隨伺帝側,日講進學,如今皆取高位,此乃太皇太後識人之卓見,亦多年慈育之厚恩也。臣為太皇太後道一聲喜。」

高滔滔一副學霸家長高考成績公布後的凡爾賽模樣:「這都是孩子們自己努力爭氣,哪里就是老身的功勞了,當不得的……」

許將的奉承也只是要引出下邊的話:「然此次科舉,京中頗有議論,臣請於放榜之日,將今科進士前十名的試卷張貼於黃榜兩側,以示天下。」

劉奉世也道:「還有明法明算諸科,各有標准答案,臣也請張貼於宣德門外,諸生可以根據答案,推之自己的名次高低,庶幾示朝廷允正,天下至公。」

「准奏!」

……

汴京,樊樓。

王胖子一陣黑旋風般闖進門來:「看到了看到了!三位少爺都在榜上!輔之少爺取了狀元、漏勺少爺取了探花、子鳴少爺取了傳臚!我的個天啦!」

李學究一抖報紙:「《時報》不是登得明明白白,非得跑宣德門去看?還有,小蘇探花字子衡,別水瓢漏勺的亂叫!」

王胖子一屁股在李學究身邊坐下來,取過李學究的茶壺就往碗里邊倒水:「你就是冷清的性子,根本不明白人山人海擠在宣德門看榜的樂趣!」

李學究取笑:「又不是自家子侄,看把你歡喜得。」

「怎么不是?!」王胖子不依了:「司徒有一日帶著他們來找過我,還有另外一位小少爺,在我家店鋪賣了一天米豆來著,說是什么……體驗民生,當時我就看著幾位小少爺將來指定高中!」

茶肆里眾人都是紛紛取笑王胖子,哎喲王家米店這回可是要大生發,伙計里邊竟然出了一個狀元,一個探花,一個傳臚!

王胖子滿臉通紅,掙著脖子喊道:「明明就是真事兒嘛!怎么都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