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314 字 2021-04-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蘇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豈止於此

蘇家至今都還是絲織業的大擘,他們不可能干這樣的蠢事兒,聽說今年司徒又在河北發展出了一門產業,用李辛娘的巧手緙絲復原出文人古畫的效果,那可是手工業的極致產品,一幅的價值能當一家吃用十年。

以此為名,河北齊紈緙絲兩項工藝蜚聲天下,精品當然不多見,但是尋常的絹帕、纏頭之類,在汴京城備受追捧。

范純仁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那些桑樹樁子,早已心癢難耐,當即拱手:「臣去桑田那里造訪一下,果然古怪。」

范祖禹是陝西人,也拱手:「膨化原理,臣至今思索不明白,如何無需加熱炒制,即可得到。臣先請罪,去看看飼料廠。」

轉眼大臣們就依照各自的興趣拜訪庄上各處去了,趙煦這才看著敞壩:「今年老李沒有放水做冰場啊……」

然後就見一個娃子從自己身前唰唰地滑過去,腳下是一雙帶小輪子的冰鞋。

「嘿!原來如此!」

大宋的官家是親民的,來蘇家庄子上的趙煦官家,小時候更是親民到由少保帶著,光屁股和大家一起在水溝里抓泥鰍鱔魚。

想到鱔魚,趙煦的口水就禁不住下來了:「走,去看看今天中午有沒有鱔魚……」

熟門熟路沿著庄牆繞到後方,在水溝里發現幾個系在溝邊的竹簍子,趙煦心里就穩了:「要這個都沒有,真得生氣了。」

漏勺微笑道:「也不一定就是鱔魚,還有可能是泥鰍。」

趙煦走過去拎起簍子來:「就是鱔魚,你又哄人。」

漏勺這才笑道:「老李不會忘記官家的口味的,現在官家來得少了,他可沒少念叨你呢。」

趙煦問道:「他去哪兒了?怎么沒見著人?」

漏勺說道:「去社會了吧?周圍庄子上都是老客戶,年節里都要聯絡。官家又不是外人,老李估計先顧那頭去了。」

這話無論放在哪個皇帝身上,老李都得給定一個大不敬,可是老李就是這樣做了,漏勺就是這樣說了,而趙煦也絲毫不以為意。

漏勺又勸道:「官家快進庄吧,皇後和郡公還等著呢。」

趙煦還問:「要不要把簍子順便帶回去?」

漏勺在心里偷偷翻了個白眼,恭敬地答道:「不用,幾位學士見到官家拎著個鱔魚簍子,那還不得往死了勸諫。」

趙煦還是將繩子解了下來,交給漏勺:「那就你拎著。」

漏勺只得哭笑不得地接過,兩人這才沿著原路回來。

雖然有後門,但是所有人都在前頭等著呢。

果然,進了庄子,所有人都站在院子里,見到趙煦進來,才各自松了口氣。

其余人都是庄戶人家,離天子的層次太遠,相處反而隨意一些。

不過中間還有兩個白衣士子,蘇適、蘇遜。

兩人年紀也不小了,蘇適今年已經二十五歲,連孩子都有了。

有趣的是兩人既是兄弟,又是連襟,分別娶了龍圖閣學士黃寔的女兒。

黃寔是章惇的外甥,大宋糧食儲備專家,一直干的就是監糧院、提舉常平、發運使之類的職務,如今提舉京東路常平倉,蘇油也頗為倚仗。

現在蘇家日漸發達,已經大有變成世家的傾向。

蘇軾長子蘇邁,最早娶的眉州彭山老鄉,知陳州呂陶的女兒,後來呂氏病故,又娶了眉山老鄉,蘇軾蘇轍的好友石康伯的女兒。

石康伯是眉山江卿石家的偏支,和本宗薇兒搞軍工的那一支相比就是個異類,是大宋著名的金石書畫收藏大家。

「獨好法書名畫,古器異物,遇有所見,脫衣輟食以求之,不問有無」。

家中收藏了數百軸古代名畫,稱為「石氏畫院」。

次子蘇迨娶的是歐陽修的女兒,他沉迷學術,中得進士之後卻沒有出仕,反倒在京師大學堂著述頗豐,有《正蒙序》、《洛陽論議》、《關學啟蒙》多部闡述關洛學派理學思想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