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二合一章節)(2 / 2)

諸天演道 鹿食萍 2671 字 2020-11-07

任何一個偉大的帝皇,都絕不會允許自己的王朝和帝國,是基於自己之外的任何力量上建立,更不會允許一個帝國之中有除了自己以外的第二種神明,何況還是六位之多……

雖然魔元是在九幽的支持下建立了帝國和王朝,橫掃了天下……

但是,他們此時似乎明白了蒙皇的心思,蒙皇,要做一個比『蒙皇』更偉大的人。

有這種想法不足為奇。

任何一個有雄心大略的帝皇,都會這樣想的。

不會甘於在某種力量的掌握之下。

所以這「大鵬吞龍」「以文天祥為龍餌」「養成帝國自己的天仙龍魂」蒙皇全都清楚。

之所以是國師此時開口。

顯然是在利用「張三豐」這個人在試探一批帝國朝中的人,看看有多少人,是忠於九幽魔神,而非是自己……

「那張三豐按照國師的說法,只是半似天仙,還不是天仙……」

一些人明白了蒙皇心思的人,全都心中暗道:

「只要帝國龍魂成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天仙級存在,不可能鎮殺不了張三豐。」

所以,現在只需要等崖山那邊傳來好消息就是了。

隨後在殿中蒙皇與諸位大臣和麾下再說一些什么,沒有了政事之後,便宣布了退朝。

…………

高入雲層的神宮大殿中,燃燒著利用上好的妖獸骨骼制成的獸碳,以及用一種仙靈級的靈獸香囊制成的香,在香爐中裊裊升起……

煙絲飄盪而過蒙皇的面龐。

「這次不光要將朝中的魔神黨派全都找出來,還要將那些被中原所謂『義軍』收買的奸細也都找出來,一一丟進魔坑之中喂欲魔。」

說話的,是蒙皇之弟,名為思漢飛。

是蒙古皇庭之中的重要角色,地位不在國師八思巴,帝師蒙赤行之下。

而欲魔,是從九幽之中帶出來的魔種,可以鑽入人身上,放大人的各種感官和欲望,如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疼痛等等,而後以吸食人類的情緒為生。

被欲魔吸食自身情緒和精神的過程,痛苦無比,乃是魔元帝國之中的第一殘忍刑罰。

這里一共三人,退了朝之後的蒙皇將八思巴叫留了下來。

此時,八思巴就坐在蒙皇對面,在皇弟思漢飛的左下手。

其雖然閉目在二人對面,但是奇異的魂光精神之力,卻似乎已經蔓延而出了億萬里,覆蓋了整座皇城:

「如吾皇和王爺所料一般,一些人已經開始行動了,此次崖山,將是吾皇一舉掃清任何異己、敵手,絆腳石的重要所在。」

八思巴入定如同一個老僧,卻又聲音在蒙皇二人耳畔傳出。

顯然,在之前殿上的一切,除了眾人一同目睹陳希象的實力而表露出的震驚不假之外,余下的一切,都是蒙皇和國師八思巴借陳希象這個話頭,而表現在殿堂上的一場戲。

除了大概判斷朝中有多少魔神的死忠信屬之外,真正的意圖,卻又是更深入了一層……

帝國目前的另一絆腳石。

在魔元鐵騎橫掃天下,幾十年間,將中原宋室逼入崖山絕境的同時。

大地上,也不斷突起各種抗元之軍,多是漢人,舉著所謂的「義軍」旗幟,在多處反抗,比起明面上只差最後一口就能吞下的宋皇室。

這些層出不窮,聚散不定的「抗元義士」們才是最難下手的。

這些人多是修行界出身,個人修為強大,自願結成的一些聯盟,為了守護漢人的山河,在各處刺殺他們帝國的官員和大將……

「就看文天祥這個餌,能釣出多少人了……」

蒙皇輕舉茶盞,淺淺飲了一口冰極雪山上采摘的仙茶,眸光深邃如大海。

從始至終,一直就表現出了很深的心思,讓人看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以文天祥當做龍餌,演大鵬吞龍之陣,事成之後,魔元帝國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天仙級戰力。

而同樣,這一件事被朝堂上那些奸細也會傳出去。

那些一心為了收復河山的漢人義士,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去選擇營救文天祥,然後,就正好步入了帝國的圈套和翁中。

蒙皇坐在雲端之上,執茶笑看雲海盡頭。

耳邊,不斷聽著來自八思巴之佛門精神大法對於整個天下的監察信息。

密宗老佛八思巴,將密宗的「阿賴耶含精神經」,修煉到了「搜天索地」之境,號稱在乾坤之間,無所不知,能夠感應到兆億大地之上,無盡生靈的秘密。

此經書據傳為佛門「大日如來佛祖」親傳人世間,搜天索地還不是最頂尖層次的神通,最巔峰一層,名為「變天擊地」,練成之後,可將人直接拖入千百世的輪回之中,從輪回中窺見彼岸的真諦。

是一門傳聞能夠突破天仙層級,證就傳說的神功。

嗡嗡~~

八思巴的精神無限擴散出去,這一過程中,有意的繞過了天庭殘垣、九幽深處,以及那位行走在天地間的道人。

天庭殘垣為當年的天、魔大戰之地,有許多仍未揭開的秘密。

九幽則是六天魔神的居所,他不敢窺探。

最後的那道人張三豐,雖說在帝國得到了天仙龍魂之後,便可有底氣去壓制,但目前而言,八思巴自身沒有多少勝算,所以主動避讓開了。

………………

龍旗義軍。

是為在以龍尊義為領袖成立的一批聚集了許多中原義士,修行高手的反元大軍。

雖然人數不足以成軍,但其中俱是高手。

單單是人仙級別的高手,就已經不下於兩個手掌。

雖然稍遜於五大宗之中的高手,但比起五大宗只是勉強救助百姓,而始終未有正面率門人抗元,以龍尊義為首的義軍,論愛國抗元之心,更勝於五大仙宗。

此時,一共十多位義軍頭目,匯聚於鏡湖雲庄之中。

身軀都是殘影,透過某種陣法聚在一起,真身沒有出現在這里。

一個平靜的聲音說道:

「受到了魔國之中傳出的消息,文丞相於數日前,被秘密壓往崖山,他們想利用文丞相做龍餌,引誘大宋最後的龍運上鉤,完成大鵬吞龍之計,徹地滅絕大宋氣數,完成天地一統。」

一人道:「但又怎知,這不是圈套?」

然而,那平靜的聲音道:「即便是圈套,我們也不得不入,因為文丞相必須要救,他已經是我大宋最後的氣節所在,就算犧牲千萬人,我們也絕不允許魔元在文丞相身上做文章,更不能坐看大宋國滅。」

氣氛沉默之中,那聲音道:

「這已經是我中原漢人最後的一次機會,成,則我漢人山河還有最後一絲氣數,敗,則我漢人徹地淪為魔元口中的第四等奴畜,人都不能做,地位比畜生等同。」

在魔元帝國已經占據了天下九成九之後,最先推出的規矩,就是人種論,以九幽魔族之中的魔神血統最貴,其次是草原魔人,而後是半魔人,最後才是中原的人。

此種規矩之下,中原百姓的地位淪為和昔日家中的牛羊牲畜一般,可隨意被魔人屠殺。

「好!決定了,救文丞相,於崖山共赴國難!」

「成則成矣,敗,則與諸位血灑崖山,與我漢人的最後一絲尊嚴,一齊長埋於那里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丞相這句詩道盡了所有漢人之聲,大丈夫死則死矣,若能與國同亡,與漢人的萬年氣節一齊同葬,又有何不值得的。」

「好!同去!」

「為了此行,厲某特地為諸位推薦一人,便是小甥,名為傳鷹,已半步踏入陸地神仙之境……」

在這說話之人的推薦下。

他之殘影身側,走出了一個面容英俊瀟灑的青年,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強烈的男子陽剛之氣,發絲飛揚間,渾身流露出一種強大的力量感,仿佛隨時都能破碎周圍的空間,出現在任何人的面前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