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恩科(2 / 2)

穿入聊齋 南朝陳 1665 字 2020-06-12

當然,特奏名單不會過多,而且會進行競爭制度,在各大州府中選拔人才,擇優而取——這也就是明面上的說法。

事實上每次的恩科特奏人選大部分都屬於內定,簡直就是為「官二代」、「官三代」量身定做的。

在江州,如果吳文才沒有出事,那么他肯定就是特奏名中的一員。

一當天之事,禮部尚書死了獨子,朝廷損失了兩名黑衫衛,事件非常嚴重,可一直以來居然沒有人前來查案緝凶,而是采取了冷處理,實在非常的蹊蹺。難道是朝廷認定是妖物所為,為避免驚世駭俗,引發百姓恐慌,於是草草處理了事?

即使如此,其中內幕也有些不合常理之處,具體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吳文才死無葬身之地,恩科怎么樣就跟他沒有關系了。

過了幾天,有門路者又打聽到了一些關於恩科,關於學院新活動的內幕消息:原來學政大人要在書院中挑選兩名代表前往浙州的開泰書院,進行一次「學術」交流——名為交流,實則是一次才藝競賽。

浙州開泰書院乃是天統王朝排名前茅的大書院,和湖州的岳麓書院,杭州的舜天書院,並稱三大書院,僅次於京城國子監之下。

開泰書院歷史悠久,不知培養出多少赫赫有名的才子,權高位重的朝廷重臣,地位在教育界可謂舉重若輕。

今年,是開泰書院建院三百周東,故而要舉辦一場盛大的活動,其中廣請各州書院的代表生員前來參加的才藝競賽可謂是重頭戲,還弄了一個「天下第一才子」的噱頭來,吸引各方才俊參加。

明華書院自然也是受邀請的書院之一。

比起開泰書院,無論名氣還是底氣,明華書院都遠遠不如,前去參加才藝競賽,十有八九俱屬於陪太子讀書,最後灰溜溜打道回府。

不過既然接了邀請,那肯定就要派人去的。所以學政大人近期正在和院長,幾位夫子等,看要選誰去比較合適。

數以百計的責員,兩名名額,抉擇並不容易。

聽到這個消息,陳劍臣心一動,躍躍yu試。他倒不是說想去參加才藝競賽,爭奪名頭,而是想去浙州。

聶小倩就在浙州金華。

可以的話,陳劍臣能夠順路探望一下聶小倩。

自江州一別,他和聶小倩之間基本沒有通過書信,可以說音信隔絕,不通往來在這個信息閉塞的世界,距婁往往能扼殺一切。

對於聶小倩,陳劍臣還是有所關心,更為關心的是他知道金華那邊真有一座被荒廢掉的大寺廟——

蘭若寺!

曾與小雷音寺,金山寺其名的三大古剎之一。

蘭若寺,聶小倩,當如此熟悉的名字走到了一起,冥冥中似乎總會有劇烈的碰撞發生。

陳劍臣想成為代表奔赴開泰書院,但其他所有的生員也想去。無它,這可是一次天大的機會,如果屆時有所表現的話,說不定一下子就被學政大人賞識,舉薦上了「特奏名」呢。

於是,眾人的心思登時活絡起來,開始各施手段,往各位夫子,院長家里送禮:有門路的,紛紛請人做說客,講人情,走後門相比他們的忙碌奔走,陳劍臣反顯得毫無動靜,一來他沒有什么裙帶關系:二來嘛,以他的xing格去奴顏婢膝地求人,實在很難。

代表人選遲遲沒有定,生員們上課時都有點心不在焉了,誰都希望自己會被選中。與此同時,他們si底里也交頭接耳地議論著此事,各抒己見,猜測誰誰誰比較有機會。在這些議論中,陳劍臣的名字甚少出現。

作為童子試三試第一的天賦少年,陳劍臣本來是明華書院中的一顆耀眼的新星,只可惜在進學第一年間,他的表現差強人意,除了踏青那一次即時題詩之外,其他地方毫無出彩之處。而且歲考科考的成績都被評為四等,還受到提學官的訓責——此正應了那句老話:「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不怪他們不看好,嚴格地說,陳劍臣的第一年書院生涯真是不合格的,經常請假,課堂上毫無表現,除了書法之外更無別的才藝拿得出手,xing子又不合群,總是獨來獨往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他繼續如此懶散,只怕今年廩生的身份都難以保住。

這不,今天那陳劍臣又請假,又不知去哪兒逍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