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_54(1 / 2)

兩國的瀝丘之戰來著……

君師父說蘇珩是慕容安的劫,我到現在才相信。慕容安這樣的性子,大約只是不易動情,一旦動情卻是生一世,而蘇珩,這個人真是讓人琢磨不透,他對慕容安的執著不像是裝出來的,可也能說放棄就放棄.我想他心中最愛的姑娘始終會是慕容安,只是她無論如何也敵不過疆土社稷,敵不過那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位。可擁無邊江山享萬里孤單的日子就是他心中所想?

我仔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自己真是幼稚,能夠擁萬里江山,就是能擁天下美人,雖然說也許他只是得不到最想要的那一個,可也能從數量上得到彌補了,哪里還會孤單呢?

我等著慕容安再度出現,其間所生之事多瑣碎不可贅述,比較大的兩件是第一年陳文侯駕崩蘇珩即位,第二年陳姜兩國因邊地糾紛挑起一場大戰。

陳姜之戰,陳王蘇珩親自出征。我在史書中看到過蘇珩的一些事,說陳國尚武,歷代陳王皆是從馬背上成長起來,蘇珩也不例外,自小跟隨文侯廝殺疆場,偏好的作戰方式極為輕靈快捷,多是由自己充當前鋒,率少量精銳的驍騎,或深入敵軍或旁敲側擊,幫助主力大軍掌握戰局。

本來想著也許他當上陳王會惜命一點,可瀝丘這一役,完全可以看出這個人就算即位為王也沒有改變半點作戰風格,大戰即起的前~夜,還帶著二十輕騎前去姜國軍中沖陣,提劍~路殺進敵軍陣營又調轉馬頭殺回來,用自己的性命去感受敵人兵力的強弱虛實。

這種偵查敵情的方式對他來說不算什么,少年時代就經常這樣干,聽說好幾次陷入險境之後都靠著天生的冷靜全身而退,是個奇才。

可這一夜,他領著這二十輕騎深陷敵營,殺回來時卻在半路遭遇對方事先埋下的數干伏兵。在深入敵營刺探敵情時,二十輕騎已有所損傷,即便人未傷,胯下戰馬也遭了好些流箭,不找到最薄弱那一環,基本上很難有希望突圍。

那些史書從未記載過他在做公子時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如此地凶險。

漆黑的山林里』包圍固越縮越小,火把突然亮起來,戰鼓擂得山響。這本來是為了鼓舞士氣,但在這樣的境況下,卻是帶有調笑意味了。

山坡上一匹鼻息賁張的棗紅馬背上,姜國領頭的將軍得意地打著哈哈:「想不到以驍勇著稱的陳王今日卻要命喪於此,看來你這驍勇之名也不過爾爾嘛,依我看只是有幾分匹夫之勇罷了,兄弟們,你們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