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常務副市長(2 / 2)

這什么人啊?

好像高書記真和他有啥特殊關系似的。

當真是臉皮厚如城牆!

「別胡說八道了!」

愣怔一下,高潔才氣哼哼地說道,自然不免給了范鎮長兩個老大的白眼球。

……

十一月初,一台老式軍用吉普車,「蹦蹦跳跳」地駛進了彥華市委大院,徑直開到市委二號辦公樓旁邊的停車棚停下,個子高大的范副鎮長從吉普車駕駛座上跳了下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緩步走向辦公樓。

市委大院的一二號辦公樓,俱皆是「翻新」的。

一號樓是市委辦公樓,二號樓則是市政府辦公樓。

這也是宋珉出任彥華市委書記之後的手筆。原本宋珉打算要新建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合二為一,建一棟大辦公樓,市委政府一起辦公。

宋珉就是這樣的性格,凡事不怕為人先。這一點,從他的專車比地委書記梁光華的專車還要高檔就能看得出來。自然也就不在意市委市政府辦公樓比地委行署辦公樓建得更好。

總是要建新房子的嘛。

難道地委行署辦公樓一百年不新建,下面縣市就必定要跟著「受苦」?

彥華市的財政基礎居於一市八縣之冠,建個好點的辦公樓,有何不可?

不過後來,新辦公樓終於還是沒有建起來,一說是因為財政不足,還有一說,則是因為時任地委副書記的邱明山堅決反對,邱明山認為這是純粹的浪費,彥華還那么貧窮,要花錢的地方多得很,為什么要急著修辦公樓?這個先例一開,就等於放開了一道大口子。

你彥華市能修新辦公樓,其他縣為什么不能修?

宋珉便采取了「翻新」的方式,算是折中一下吧,既不用和邱明山公然撕破臉,又顧及到了自己的臉面。怎么說,宋珉也是地委委員,級別和地委副書記是一樣的。

在范鴻宇眼里,這兩棟翻修過後的辦公樓,實在有點不倫不類,就好像一個半老徐娘,拼命的往自己的臉上塗脂抹粉,硬生生的想要變回「十八歲」去,卻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了眼角那深深的魚尾紋。

不過此時此刻,范鴻宇同志自然沒有心思去「鑒賞」辦公樓的美丑。

他是來匯報工作的。

向新任彥華市委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陸月同志匯報楓林鎮的經濟建設工作。

高雅的「情報」很准確,在她和高潔通過電話之後不久,彥華市的班子,就進行了微調,原常務副市長調走,陸月從中組部直接空降下來,接替了這個位置。

這個安排,有點出乎高潔和范鴻宇的意料。

原以為,陸月應該繼續在組工系統工作,最大的可能是安排為地委組織部的副部長或者重要科室的負責人。地委組織部排名靠後的副部長和重要科室的負責人,都可以是副處級別。

因為陸月此前從未有基層工作經驗,直接放到下面的縣市去擔任組織部長,有點不大合適。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基層縣市的組織部長級別不高,卻是個非常要緊的職務,對擔任這個職務的人要求很高,沒有一定的經驗,很難勝任,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搞砸了。

陸月此番外放,不管他內心是不是沖著高潔來的,最起碼屬於「鍍金」和「鍛煉」的范疇。既然陸成棟處於強勢上升的階段,不大可能讓陸月去「冒險」。

當然,陸月今後想要更上一層樓,最好是有主持過基層部門工作的經歷,但那也要等陸月在地區組織部適應一段時間,摸清了情況,才好放下去。

不料陸月的新職務,竟然是常務副市長,直接從組工部門跳出來,踏入了經濟建設領域。看來陸月自己,也不大願意局限在一個工作領域之內,想要進行多方面的嘗試。畢竟總是在組工部門工作,升遷的道路未免過於狹窄了,升遷速度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級別較低的時候,這種「副作用」還不是十分的突出,隨著級別提升,地位越高,「副作用」就越是明顯。自來封疆大吏或者方面大員,就很少有長時間在同一個部門或者同一個系統工作的。

趁著年輕,多積累一些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陸月今後的升遷之路就要寬敞得多了。

而且,陸月此番「空降」,也可謂先聲奪人。

前任常務副市長,黨內職務只是市委常委,陸月一下來,就直接安排的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明白無誤向大家傳遞了一個信號——我的來頭不簡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