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搶風頭(2 / 2)

用不了一兩年,楓林鎮的經濟發展速度,將遠遠超過全市所有的區鎮,一枝獨秀,遙遙領先。這一點,范鴻宇有絕對的信心。

到時候,不知老譚又是怎樣一副嘴臉?

市委第二會議室,算是大型的會議室,但與後世的「圓桌會議」布置還是有區別,乃是圍成兩圈的木制沙發,沙發與沙發之間,獨有玻璃面的小茶幾,用來擺放茶水,水果點心之類,大約能容納六十來個人,歷年的座談會,都是在這里舉行。如果與會人員比較多,也可以臨時在第二排沙發後再加凳子。

今天這個經濟建設座談會,規模不是太大,市委市政府的幾名主要領導同志,加上全市三個辦事處,一個鎮九個區的一二把手二十幾人,再加上相關市屬居委辦的領導十幾人,位置綽綽有余。

高潔他們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會議室內已經人頭濟濟,大部分辦事處,市屬局委辦頭頭和區里的一二把手都到了,正在那里談天說地,煙霧繚繞,氣氛熱烈得很。

高潔和范鴻宇一進門,嗡嗡的話語聲頓時戛然而止,數十道目光齊刷刷向門口射來,齊刷刷落在高潔身上,火辣辣的。

高潔微笑著點頭,算是給同志們打過招呼。

類似的情形,類似的眼神,她見得太多了,早已習慣成自然,毫不在意。

第一圈沙發里已經坐滿了人,高潔和范鴻宇便在第二圈沙發的角落里落座。座談會不算太正式的會議,座次上也就沒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除了第一圈沙發最中央的幾個位置空著,留待市委市政府領導,其他同志都是隨意落座,區鎮一二把手,自然是坐在一起,有什么事好商量嘛。

彥華市的干部隊伍,和所有內地縣市一樣,年齡比較偏大,在座的科級干部們,基本都在四十歲以上,超過五十歲的也不少,甚至還有好幾位已經快六十歲,接近退休年齡。高潔和范鴻宇,是絕對的小字輩,也是目前會議室內僅有的兩位小於三十歲的干部。

而范鴻宇同志,則是唯一的一位副科級干部。

因為高潔兼任著楓林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一二把手都是她一個人,既然是召開經濟建設座談會,自然要將范鴻宇這位常務副鎮長一起叫來。反正有兩個「指標」,不用太浪費。

范鴻宇一坐下,就掏出煙來,這是他的習慣,每次會議,必定抽煙。以前刑偵隊開會研究案情,整個會議室比這里還要煙霧繚繞。老刑警幾乎個個都是煙槍,極個別不抽煙的,也喝濃茶或者咖啡,提神醒腦。剛准備點上,范鴻宇望了身邊的高潔一眼,又將香煙收了回去。

高潔嫣然一笑,給了他一個表揚的眼神。

實在會議室抽煙的人不少,范鴻宇這也是怕熏著高潔了,若是只有他兩人相對,空間開闊,范鎮長才沒有那么多講究,高潔也挺「縱容」他。

高潔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經將近九點,他們恐怕是來得最晚的一批。

不一會,門口響起腳步聲,坐在靠門邊位置的干部率先站了起來,正叼著香煙的也趕緊在煙灰缸里摁滅了,扯了扯衣服,站得筆直,以便讓自己看上去更加精神抖擻。

無疑,是市領導到了。

頓時會議室內嘩啦啦的一片大響,所有與會干部都急忙起身。

隨即,市委書記宋珉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口,緊隨其後的,是市長岳西亭,分管經濟工作的市委李副書記,市委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陸月以及其他兩位副市長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兩位主任。

這也算是**十年代各地班子配置的一種特色,市長負責經濟建設工作,常務副市長協助,但在市委班子里,通常還會有一位專門負責經濟建設工作的副書記,看上去對這項工作相當重視,配備了很強的領導隊伍,其實分工交叉重疊,許多問題商量來商量去,意見很難統一,效率相當低下。這也是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央明確要求各地「減副」,減少專職副書記的人數,實行常委負責制,以便理順管理序列,提高工作效率。

李副書記年紀大,資格老,市委班子排名在陸月之前。

「宋書記好……」

會議室內,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所有人的眼神,都落在宋珉身上,岳西亭李副書記陸月等人,此時都成了陪襯。

宋珉也鼓著掌,頻頻向大家頷首示意,向最中央的位置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