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張局長(2 / 2)

整個八十年代,我國都很少有面包車的專業生產廠家。國產汽車行業最有名的三個品牌就是中型卡車和紅旗牌小轎車。面包車多數是從日本進口的工具車,因為外形特別像面包,加上「迷你巴士」的讀音也跟面包比較接近,逐漸就被稱為面包車,工具車原名反倒沒有幾個人記得了。

當時進口的這些工具車,外形極丑,就是一長方形的物體,顏色灰敗,一點不鮮艷。車里的坐墊也是人造革的,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這還是彥華地區的工作人員特別清洗過,灑了香水的結果。不然味道只有更難聞。

工具車嘛,講究什么?

調查小組三個人,加上范鴻宇,謝文健和司機,六個人,普通小轎車坐不下了,彥華地區也是不得已,給安排了這樣的面包車。

但看尚為政的神態,並沒有任何不悅之意。

在勤儉節約這個方面,大多數老干部都能以身作則。

「張局長,請!」

范鴻宇微笑相邀。

張局長微蹙的眉頭隨即舒展開來,點了點頭,彎腰登上了面包車,心中暗暗冷笑。彥華地區的這些頭頭,裝清廉裝得過頭了,居然敢給尚為政坐這樣的破面包車。別看尚為政表面不露聲色,心里不定怎么生氣呢。

這當慣了大領導的人,最講究的就是個臉面問題。

台面上,誰都會裝得冠冕堂皇,但私底下該怎樣還怎樣。彥華地區這些領導干部,好歹也在官場上混了那么多年,這么點常識都不懂么?

張局長覺得簡直好笑。

但這樣的事,邱明山他們偏偏就干了出來,只能說這些基層干部,實在是太土老帽了,離真正的高層,相隔太遠。

不過這對張局長來說,倒正中下懷。

裝吧裝吧,也裝不了多久啦!

范鴻宇隨即上車,坐在最後一排。謝文健坐在副駕駛位,面包車「轟鳴」著,離開了彥華賓館,向彥華百貨公司駛去。

七八十年代的內陸小城,布局方面基本雷同,百貨公司門市部通常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方便購物的群眾能夠准確「定位」。

彥華和大城市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街道狹窄,兩旁的民居和鋪面都顯得比較陳舊,但道路十分平整,很明顯在近期進行過翻修,全部打的水泥路面。偶爾也能在街道兩旁看到幾棟新建的樓房,為整座小城憑空增添了幾抹亮麗的色彩。

車行速度不快。

尚為政打開車窗,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街邊的景物。或許也已經有很多年,尚為政不曾見到過這樣原汁原味的內陸小城市了。

大約十幾分鍾之後,一棟「巍峨壯麗」的建築物驟然映入眼簾。這是一棟三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式樣其實挺古老,方方正正的,沒有任何特色。不過外牆經過重新粉刷,顯得光潔如新。就這么一點區別,讓這棟建築物和周圍的房子截然不同,頗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

屋頂之上,還有幾個用鋼筋焊接出來的大字彥華市百貨公司。

看上去頗有氣勢。

面包車越往前開速度越慢,原本就很狹窄的街道上,人流熙熙攘攘,距離百貨公司大廈還有幾十米的時候,面包車簡直就變成了龜速。

司機額頭開始冒汗。

他很清楚尚為政的身份,按喇叭都不敢太大聲。

聽說這位老爺子,比省委書記的官還要大!

當真很嚇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