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威脅利誘(1 / 2)

范鴻宇簡單瀏覽了一遍大佬寫的檄文,隨手放到最後,目光落在第二份資料之上,卻愣怔了一下。

這也是一篇文章,繁體版的,卻是香港的報刊。

再看作者,竟然是董全慶。

董全慶寫了一篇記述文,描述他在雲湖縣待了兩個月的一些感受。這是一篇文學作品,發表在香港某份報刊的副版之上。

對這篇文章,范鴻宇看得認真多了。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識董教授應用文體之外的真實文采。董全慶不愧是雙料博士,香港大學客座教授,這篇雜文單就文采而論,非常出色,甚至略略帶著一點婉約派的風格。對於香港專家團此番赴雲湖縣的公務,董全慶基本沒有描述,一筆帶過,重點落在雲湖縣的風土人情之上。

董全慶在雲湖待了整整兩個月,去過雲湖縣的幾乎所有區鎮。

對本職工作,董全慶半點不含糊,其態度之認真,令范鴻宇都佩服不已。真正的知識分子,專家學者,就是這樣子的。

董全慶主要是描述他工作閑暇之余,在雲湖鄉間地頭與「販夫走卒」們之間發生的幾件趣事,以及發掘的種種民間傳說和故事。

雲湖的風景和風味小吃,也是董全慶介紹的重點。

對於新鮮湖魚的鮮美滋味,董全慶戀戀不忘,單單看他的文章,就能讓人舌底生津,食指大動,向往不已。

這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游記。

對雲湖縣六月間的抗洪搶險活動,董全慶的文章也花了一定的筆墨來描述。不過董全慶描述的重點,並非香港專家們親上抗洪第一線,而是同在第一線的雲湖縣的干部群眾。在董全慶的筆下,參與抗洪搶險的雲湖縣干部群眾,部隊戰士和民兵們都非常的淳朴可愛。大家萬眾一心。服從指揮,全力以赴,死守大堤,保護家園。

董全慶還專程提到了范鴻宇,而且是指名道姓。

在這篇文章之中,董全慶對范鴻宇極盡贊譽。不但誇贊了范鴻宇在經濟建設領域的遠見卓識,還指出這位年輕縣長「愛民如子」的胸懷。在橋頭大堤即將決堤之時,范鴻宇指揮大堤上的人群撤退,自己堅持留在最後,以至於自己被決堤的洪水卷走。

「這不禁讓人想起大海戰時代那些英勇的船長。在明知戰艦已經挽救無望的情況下,堅持讓所有船員先撤離,自己留在最後……真正的無畏英雄,令人尊敬的紳士!」

這是董全慶的原話。

仔仔細細看完董全慶的文章,范鴻宇有點暈。

這個董教授,寫這樣一篇文字,也不跟自己說一聲,瞧這誇的,范縣長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接下來的幾分資料。都和董全慶這篇文章相關,是香港其他報刊對董全慶文的評論文章,俱皆是正面的評論。對董教授等香港專家參與內地的抗洪搶險,表示贊賞和欽佩。同時對范鴻宇表示出極大的好奇。對雲湖縣的優美風景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說有機會的話,想去雲湖縣親眼看看,領略一下大湖美景。

一不小心。還掀起一股小小的風潮了。

龍海恪交給范鴻宇的資料就是這么多。當著敘軍這位省委常委的面,范鴻宇不徐不疾,看得十分認真。差不多花了二十來分鍾時間。敘軍倒也沉得住氣,並不出口催促,好整以暇地靠在沙發里一口一口喝茶。盡管在這間辦公室里,目前以他的職務最高,其他人和他在職務上沒有絲毫可比性,但敘軍很清楚,目前主角不是他,他就是個配角。

配角就應該有配角的覺悟。

這個事,還輪不到他親自出馬,等需要他出馬的時候再出馬不遲。不過真到了那種情況,事情只怕會有些麻煩,不是那么好處置了。

終於,范鴻宇將最後一頁資料看完,慢慢放了下來,輕輕舒一口氣,這才將材料還給了龍海恪,轉向林宇祥,微微一笑,不吭聲。

林宇祥笑著說道:「范縣長,部里的幾位領導都看過董教授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生動,文采斐然。部領導都被感動了。這種不帶任何目的性的統戰方法,反倒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難怪部領導對范縣長在統戰工作方面的才華,贊譽有加。讓我們三局的所有同志,向范縣長多多學習呢。」

敘軍微笑著插話道:「林局長,不但的三局的同志要多多向范縣長學習,我們全省統戰部門的同志,都要向范縣長好好學習。大巧不工,無招勝有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