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2 / 2)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385 字 2020-08-17

裴澤贊道:「但願師弟長存此志。對了,不知師弟身為君山廟祝,平時可有閑暇」

趙然道:「我這小小廟祝,無極院向來是不管的,只要把君山地區打理好,來去便可自如。怎么,師兄有何見教」

裴澤道:「我如今身為慶雲館道門行走,查察潼川府六縣之地,鏟除妖魔,震懾邪祟,身上職責不輕。奈何一人之力單薄,實在是力不從心。眼前就有一事,亟需師弟相助,不知師弟可否應允此事若成,或許可以向館求取散骨丹一枚,再替師弟正骨。」

趙然愣了愣,看了看滿是誠意的裴澤,心下感激。他已然隱隱猜出了裴澤的來意,人家這是眼巴巴趕過來報恩了。什么事情一個道門黃冠辦不成,反而要他一個道士相助不過是拉著他一起立功,也好有借口求取散骨丹罷了。或許更進一步設想,人家早就拿到了散骨丹,又怕趙然施恩不求報,所以找個理由而已。

趙然絕不是假清高,他當然很想正骨,否則根骨不正,他精元不足,修煉起來事倍功半。於致遠都可以連服枚而正根骨,自己為什么不試試呢不成功也就算了,一旦成功,自己是不是在修煉一途上便可少用幾年了呢

於是也不推辭,當即問道:「多謝師兄成全,師弟我便愧領了。不知是什么事,可否先說出來參詳一二」

大明朝以道門為尊,但並不是說大明朝的修行界便只有道門流派了,也有大量小門小派、散修世家存於其間,只不過接受道門的管轄和監督罷了。

慶雲館是道門在潼川府修行界的主導力量,但那么大的地方,並不是只有慶雲館一家修行門派,在這一府六縣之地,實際上共有修行門派和散修世家二十個,此外還有不少獨門獨戶的散修。

就在天前,射洪縣陽山下修行的盧家出事了。前往拜訪的世家好友吳安羨現,盧家庄內屍橫遍地,盧家上下老幼十口,包括名修士和十四名凡人,只有一個歲的孩子活了下來。

吳安羨隨後立即動員家族展開搜尋,一連尋找了天,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吳家無奈,只得稟告慶雲館,請慶雲館派人主持查案。

裴澤剛剛出關,正好接潼川府的道門行走,於是義不容辭接下這件案子。不過他沒有先去射洪縣,反而跑了數百里地,前來無極院尋找趙然,聽說趙然到君山廟擔任廟祝,因此便趕過來相見。

趙然大致了解情況後,便沒再多問,裴澤也沒有去現場看過,所以問也問不出什么來,於是便答應和他一起前去辦案。

趙然對這種事情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一來事成之後有散骨丹可得,二來他也想多了解了解修行界的情形,來斗法能夠提升修為,四來這也是一件功德好事,所以也不耽擱,向金久等人囑咐一番之後便牽過老驢,和裴澤一起前往潼川府。

裴澤騎的也是一匹好馬,比大卓、小卓兩位師叔的馬還要神駿,居然能和老驢的度有得一拼,倒讓趙然很是關注了一番。反過來裴澤也對老驢很是好奇,問了不少關於老驢的問題,趙然也沒瞞著,一五一十把老驢的來歷說了,讓裴澤稱奇不已。

一驢一馬齊頭並進,路上只耽擱了兩天便進入射洪縣,趕到了陽山。

裴澤提前了傳訊符,等他們來到吳家庄時,吳安羨已經帶同吳氏另外名修士出庄口相迎。

看山勢風水,陽山比小君山稍強,有兩處靈眼,盧家和吳家各居一處,幾百年來倒也處成了世交。只是這兩處靈眼並不是什么上佳之處,盧吳兩家也沒有出過什么驚才絕艷之輩,因此在潼川府門派世家屬於不入流的小家小戶,若非道門規矩極嚴,恐怕兩家早就被滅門無數次了,哪里能傳承到今日。

趙然路上已經聽裴澤介紹過盧吳兩家的情況,被滅門的盧氏只有名修士,一名黃冠、兩名羽士,和盧氏守望互助的吳氏則比他們多一個道士,僅此而已。至於華雲館擁有的護山大陣,兩家壓根兒不可能具備這么好的條件,以趙然的眼力,一眼就能看穿,吳家庄外布置的幻陣的的確確僅僅是一座幻陣而已,看上去好似一片竹林,只能用來迷惑別人眼球,根本不具備攻擊和防御的力量。

吳安羨畢恭畢敬的將裴澤和趙然迎入庄,好茶水好果子伺候著。當然,他迎接的主要還是裴澤,裴澤在潼川府大名鼎鼎,如今又成了道門行走,吳家當然要好生巴結。至於趙然,當然也以禮相待,但常禮之外,則更多透著一絲冷淡。這也很正常,身為黃冠的吳安羨一眼就能看出來,趙然就是一個道士境的初入門修士,而且還是廢根骨,自然不會有什么重視和巴結之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