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2 / 2)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18 字 2020-08-17

這片土地上有龍白、查馬、筇河三座夏國城寨,周邊是難得的紅原草場,是個放養軍馬的好地方。按照大明原本的慣例,新占一處便設立一衛或者一千戶所,實行軍戶編制,整體納入松藩衛即可。

而松藩衛是戰區,實際上是大明對在這一片戰區中設立的眾多一線衛所的統稱,在朝堂的編制中是不存在的。或許將來可能設置真正的松藩衛來管轄,但這些衛所目前在形式上並沒有統一規制,都受川西總督府節制。

但在這次白馬山大戰中,明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在其中起著作用——內應。此內應非大明所遣,而是出自上述三寨。

夏國的立國之基是黨項八部,除了八部之外,許多地區還有很多藩人、山民的後裔,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群,實行的是土司制,由土司自行管理當地部民。

歷時八年的白馬山大戰,將夏國著實折騰得不輕,最初幾年還能保持攻勢,到了後來,則只是勉力維持,已經後繼乏力了,無他,消耗太過巨大了。

尤其從前年底開始,很多後勤接濟都跟不上來,於是白馬山周圍駐扎的數萬夏軍便開始禍害起周邊的部族山民了,其中尤以上述三寨受害最深。

深受其苦的三寨忍受了一年,實在忍受不下去,龍白土司、查馬土司和筇河土司聚到一處達成秘議,決定向大明投順。經過與川西總督府和道門提調署長達兩個月的拉鋸協商,終於達成了接應明軍占領白馬山的密約。

經廬山總觀、南京內閣同意,總督府和提調署答應了三部的條件,允許三部在歸順大明後繼續自治,同時驅逐佛寺,改建道觀。

如今白馬山大獲全勝,明軍已經進駐到了白河一線,隔河與夏軍對峙。白河是條湍急的河流,素有天險之稱,一時之間很難攻克。說實話,與夏國的南線戰場基本上已經打不下去了,不僅是夏國疲憊,支應了大戰八年之久的大明西南諸省也同樣疲憊不堪。

廬山總觀和南京內閣的意思是,戰事暫時到此為止,待鞏固之後再圖將來。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新占的紅原草場和龍白、查馬、筇河應該怎么管理呢?

對這個問題,廬山總觀和南京內閣沒有達成決議,為之爭吵了半個多月。

各種意見觀點不一,有緩和的,有激進,基本上分成兩派。

一是遵照原先的承諾,放任三部自治,只由道門派遣道士入駐三部,傳布三清恩澤,敦促三部部民改信。

二是撕毀原先的協議,強行解散土司,改土歸流,編立軍戶,設衛所實行軍管。

兩種意見爭得不可開交,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且左看右看都不能說不對。總觀和內閣無法形成統一的決議,干脆扔給了玄元觀、川西總督府和道門提調署,讓他們先給出建議——畢竟將來這塊地方依舊要由川省來管理。

因此,在這次大議事上,玄元觀准備征集各方宮院的意見,以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