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廣陵俊傑(1 / 2)

【求個票唄!沒有!?不可能,才一大早,票就沒了?!趕緊的,別墨跡!謝謝您了啊!】

廣陵太守張超或許很少人注意過,其實這個人是十八路諸侯里面的一個,如果大家還沒想起來的話,那么張邈大家肯定知道,張超是張邈的弟弟。這算是一個名人吧,不過跟方志文一點關系都沒有,廣陵還有什么名人么?有!而且還是牛人!

史書上稱張昭是彭城人士,張昭是誰想必大家都知道,吳國的文臣首領,孫策的托孤重臣,而他的弟弟,號稱吳國二張的張紘,在史書上卻是廣陵人士,難道這兩兄弟早早的就分家了,怎么後來又都跑去江東出仕?

在江東的謀主中秦松、陳端等都是廣陵人士,小小的廣陵真是才輩出啊,根據史書和演義記載,這些人在黃巾亂起之前,都沒有出仕,方志文沒有想著張昭張紘兩兄弟,這兩位是吳國的開國重臣,甚至連秦松也是孫權的重要謀士,但是陳端此人,很少有記載,只不過在史書中冒了個泡而已,方志文想要找的就是這個人,他想要證實一下,對這些不會影響歷史劇情的人物,智腦到底是有多強力的堅持。

原本,靠著方志文自己是不可能找到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小名人們,不過甄家的商號卻在這里有分號,於是,這些名人的行蹤就不再神秘了,通過這個有些話癆的商號老板的介紹,方志文才知道,原來這些歷史名人,都是玩狡兔三窟的高手。

一般被玩家輕易找到的住所,都是個假象,這些歷史名人只要稍微有點錢的,都在城里有宅子別院。鄉下有農庄田舍,所以想要找到這些歷史名人,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這些名人頭上又不貼標簽,就算走在大街上跟你面對面。你也不認識啊!

這張紘在廣陵名頭太大,而此人善於隱跡。跟他哥哥一樣。喜歡躲在山林中,基本上找不著人。名頭比較小的秦松和陳端倒是在城里有宅院,而且還能在其宅院接一些小任務,不過人卻是見不到了,因為這兩個人也長期住在鄉間。

只是這兩人的家世尚可,一大家子人住在鄉間總是要買這買那的,所有大宗采買的時候,偶爾也會找上甄家的商號,這兩家人的形跡自然也就藏不住了。

這回方志文沒有帶那一群很顯眼的騎兵。而是讓身邊的二十二名屬將全部換上甄家仆從的服裝,自己穿了一套跟甄二公子很類似的文士襦衫,香香也扮作一個小書童的樣子,就是顯得特別俏了點,不過跟甄二公子以及甄二公子身邊的那個秀氣小書童小寧倒是可以湊成一家子。般配的很。

一行人連馬匹都是臨時從甄家商號里借的,不然騎著戰馬穿成這樣實在是非常的不和諧,甄二公子很主動的將自己的仆從都留在城里。只帶了一個認識路的小廝,這么一來,這一行人倒是一點都不覺得突兀了,只是兩位公子身後的仆從顯得有些過於凶惡,屬於典型的豪族惡奴。

秦松的家離城不遠,可惜的是這家伙出門訪友去了,問那門子也說不清楚,只說帶著三兩仆從提著好酒出門去了,至於去向何地,這門子也不知道,至於家里秦松的父母妻兒,方志文也不好意思打擾,於是只好放過秦松轉向陳端的庄子。

陳端的庄子更靠東邊,站在山坡上已經隱約的能看到大海了,這里的田地不是很好,連方志文這個不懂行的都知道,田里的麥子長得病懨懨的,甄二公子倒是行家,說是地質問題,這里靠海,土壤鹽分大,收成好不了,所以,這里的村民還要靠煮鹽和打漁幫補家用。

走進村落,方志文還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觀察一個系統村落,村舍石路,矮牆木柵,還有那些喜歡看熱鬧又膽小的村童,空氣里混雜著各種氣味,甚至牛屎的味道都有,無處不透露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這哪里還是一個游戲,活脫脫的一個異世界啊!

方志文很奇怪,這里的村民似乎不養雞鴨和豬,而只是看見鵝跟牛羊,結果這個問題一出口,就被甄二公子很是嘲笑了一番,原來,雞鴨和豬只太過消耗糧食,所以農人們只會養吃草的家畜家禽,想不到連這點,智腦都已經顧及到了,方志文一邊對自己的無知有些慚愧,更多的則是對智腦的佩服和敬仰。

陳端的庄子說是庄子,還不如說是個不大的宅院,看上去這青石黑瓦的宅院有年頭了,不過保養得還不錯,陳端人倒是在家,聽說冀州甄家的二公子登門拜訪,立刻就迎了了出來,這年頭世家的名頭還是非常好用的,否則袁家也不會在董卓進京後就在冀州、豫州輕易的拿下偌大的地盤。

雙方敘了禮進客廳坐了,陳端早已發現,雖然拜見的時候打著甄家的名頭,但是甄二公子其實卻是陪客,主客原來是那個個子高大身材魁梧,眼神偶爾閃過歷芒的年輕人,雖然穿著文士的衣服,卻很難掩飾他身上軍人的氣質。

方志文也在打量陳端,陳端白面無須,臉型有些瘦狹,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臉上表情不亢不卑,帶著淡淡的笑意,略微顯得有些油滑,記得他在江東陣營里是投降派吧,應該是一個私心較重的人物,現在看他的面相,倒是很符合那種性格。

「方大人,鄉下地方鄙陋,此處也無風景名勝,不知大人來次為何?」雙方寒暄了幾句,明白了方志文的身份之後,陳端很客氣的開口問道。

「呵呵,此處確實沒有什么風風景名勝,卻有高人名士啊!本官此來就是尋訪名士,廣陵人傑地靈,子正也是廣陵高士,本官路過廣陵,自然不能錯過此等請益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