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崔林(1 / 2)

【感謝『無聊小蛤蟆』『白石小子』『冰冥夜雨』『ygr5917』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繼續向大家求票!謝謝! 】

在豐寧城里,並不算很熱鬧的,只有一個小圈子才知道的出售地盤和官帽的事情暫時落下了帷幕,或者說,帷幕正在拉起。

豐寧城外,慕容勝的五萬鮮卑騎兵在冰天雪地里根本就施展不開,主要是自己的糧道隨時受到漢軍騎兵的威脅,所以,慕容勝根本就不敢在豐寧城附近停留,從最近的鮮卑營地到豐寧城,足足六百里。

在冰雪覆蓋之下,六百里的路程要走兩到三天,來回就去了六天,全軍能攜帶的糧草如果不作戰能支持十天,作戰的話,只能支持七八天,也就是說,從營地出來直奔豐寧城,然後停留戰斗一天,趕緊就得往回走,否則就等著餓死在雪地里吧。

更何況,還有漢軍神出鬼沒的在後衛騷擾,戰斗雖然不激烈,但是幾乎一出營地,戰斗就隨時隨地可能展開,所以,所謂的十天糧草,能支持六七天就不錯,因此慕容勝其實距離豐寧城最近的時候,也在幾十里外。

他也害怕啊,萬一他這邊跟豐寧城的大部隊黏上了,家里的族人要是不發兵來救,那怎么辦?那些孫子可是真的敢作出這樣的事情的,爺爺的年紀已經大了,所有的人都盯著爺爺屁股底下的那個位置呢,誰叫自己這么出色,這回有做了出頭鳥呢!

慕容勝唯一不明白的是,為何漢軍敢於遠離豐寧城遠距離作戰,難道他們就沒有糧草的問題么?

答案是有!漢軍一樣有糧草的問題,其實這里面主要是馬匹的糧草。將士們食用的主要是肉干,所以不那么占地方。馬匹食用的干牧草和豆類則非常占地方。而且使用的量有非常大。而漢軍之所以比鮮卑人的持續戰斗能力強,完全在於豆類的比例,由於大量的攜帶體積小重量大的豆類,這就增加了糧草的攜帶量。因為將領的包裹和馬匹包裹都是體積比重量更緊張的,這也是木料的運輸費用遠遠高於礦石運費的原因。

另外。由於馬匹食用豆類的比例大,豆類的能量自然比牧草要大得多,所需的糧食自然就少了。這兩個方面一加起來。漢軍的優勢就出來了,根據方志文的部隊總結的經驗,豆類與干牧草的比例最大可以到七比三,這么一來,漢軍的一次補給持續作戰時間是二十天,正正是鮮卑人的一倍。

而且。漢軍這邊是李元志與折羅輪流出擊,所以慕容勝的部隊周邊。就隨時隨地都有漢軍的身影。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說豐寧城的周邊,現在其實是一種基本上沒有戰事的情況,即使有,也是玩家們以豐寧城為基地,向周邊主動進攻形成的戰事,當然,這個清剿兩百里范圍的命令,是為了即將開始開放玩家領地申請做准備。

豐寧這個位於最前沿的城池的玩家領地,現在很多玩家都有些糾結,到底要不要申請到這里創業,這里可真的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地方,現在雖然鮮卑人因為季節的關系沒有大舉出動,但是難保到了明年春天,鮮卑人會不會傾巢而出,而那個時候,正好是玩家領地的保護期結束的時候。

方志文安排好了濠山、隆化和偉昌縣的事情之後,就將目光盯住了樓班,中部烏桓人中碩果僅存的這個樓班,原本有蹋頓遮擋著,現在卻已經凸顯了出來,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了。

實際上,方志文跟樓班有過接觸,知道這個家伙優柔寡斷,也沒有什么大志向,所以方志文更傾向於去勸降他,如果可以的話,樓班的部族六十多萬人口和將士,能夠完整的接手豈不是更好,一場仗打下來,就算再怎么減少殺戮,死掉一半的人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蹋頓倒下之後,落到方志文手里的人口,前前後後也不到六十萬,但是蹋頓去年剛剛吞並烏延和丘力居部的時候,可是足足有一百六七十萬的人口啊!

勸降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方志文的手里一個外交人才都沒有也是事實,正當他為這事煩惱的時候,一個意外的人選出現了,那就是崔琰的從弟崔林。

老實說,方志文在崔林拿出崔琰的書信之前,並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什么來頭,雖然看上去長得相當英俊,氣質也沉穩敦厚,但是稚嫩的容貌還是很難讓人信任。

看了崔琰的書信之後,方志文大喜,這是上次到鄭鄉的另一個意外之喜,本來還以為要到明年春天崔林才回來,沒想到現在崔林就出現了。

方志文對崔林的認識,乃是來自崔琰的推薦信,信里崔琰對崔林的穩重和大氣十分的推崇,至於能力,崔琰自然不會介紹一個沒有本事的族人來豐寧郡打天下,那樣的話,丟得可是他崔琰的臉面。

方志文看完了崔琰的書信,輕輕的放在面前的案台上,打量了一下坐在客座位置年輕人,只見他身體挺直的坐著,眼神正平靜的看著方志文,當然了,一點點的緊張還是有的,不過在崔林的眼神里,方志文看到的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究,顯然崔林對方志文這個年輕的主公有著很大的興趣。

「德儒,你一路北來也算對豐寧郡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豐寧郡初創,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對德儒的到來本官是非常高興的,不過,本官還是先要問清楚,德儒是否准備在豐寧郡出仕呢?」

方志文對崔林在歷史上的履歷並不了解,如果他知道崔林在歷史上曾經是魏國的幽州刺史、安鄉侯恐怕就不會這么淡定了,至少,這樣的一個在歷史上有著濃重筆墨的人,怎么會自動自覺的跑到自己這里來出仕?

或者說,智腦認定自己將來必定被曹魏所敗,自己的人也就成了曹魏的人。自然就回到了歷史原本的軌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