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北海孔融(1 / 2)

李雪音完全沒有辜負方志文的期待,在回信中,李雪音指出,這些被送到海盜窩里的孩子,很可能是冀州世家向某個勢力表示忠心,或者結盟所采用的質押行為,而這個某勢力,或者結盟的對象,李雪音認為應該是袁家,而這些孩子沒有送去袁家,卻在這里,可能是袁家負責操作冀州事務的人另有私心。

李雪音的來信並附有甄姜的說明,顯然李雪音此刻正在密雲城,甄姜對冀州的世家了解的可以說非常透徹,袁家在冀州的拓展和滲透,實際上來源於中樞的強力支持,從官面上、經濟上、乃至軍事上,逐漸的滲透到冀州世家的圈子里,並且獲得了相當一部分冀州世家的支持。

而作為冀州世族錢罐子的甄家,雖然想盡辦法溜到了密雲,但是實際上,甄家也沒有完全擺脫冀州世族的魔爪,當然,這里面實際上相當復雜,因為甄家和密雲也需要冀州世家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所以,也不好說誰控制誰。

但是甄家跳出冀州的勢力圈之外,至少遠離了滅族之禍的威脅,從這點上看,甄家這一步拼對了,或許也正是因為冀州世家不敢相信甄家如此大膽的在幽州下了重注,才給甄家幸運的脫離了冀州世族的陰影。

從甄家這些年的變化,甄姜可以確定,袁家對冀州世族的整合已經是相當成功了,冀州世族形成了一個相對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一同攥取更大的利益,這也是近年來甄家備受壓榨的根源所在。由此可見,袁家在冀州的能量有多大了。

至於黃巾,也就是太平道,李雪音在信里完全沒有提,而甄姜就更不會提到太平道了,但是方志文卻不得不重視太平道。

既然袁家在冀州的勢力如此龐大了,為何黃巾起義卻是在冀州最為厲害。幾乎完全摧毀了冀州的世族利益?這完全不合理!

李雪音的推論的基礎,應該是來自黃巾起義之後,袁家能快速的掌控冀州這個事實。

而方志文開始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甚至一度認為是袁家在背後鼓動黃巾,達到推翻皇權重新洗牌的目的,但是甄姜的來信,卻讓方志文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袁家現在已經對冀州有了這么強的掌控力。那么還需要鼓動黃巾起義么?如果他們不需要黃巾起義來行一些不法事,那么袁家也不會任由張角的太平道在冀州發展壯大。

這里面,有問題!

只是方志文一時想不明白,這里面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反正,對於袁家就是黃巾起義背後的黑手這點,方志文是開始產生了懷疑。

在方志文看來,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皇家在背後推動和縱容張角,別忘了大漢劉家可是一直與道家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的。當今與張角合作摧毀世族的勢力,意圖重新劃分土地奪回皇權,而另一伙人,則在想方設法的抱團抵抗皇家與張角的聯軍,而這個海盜島上的孩子們,應該是這個抵抗張角於皇家聯盟的子弟。

只是。這個聯盟真的存在么?如果有。那么他們是以袁家為首的?是不是真有皇權的影子在里面?還有,張角似乎與這些家族又有著微妙的關系,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冀州這個傳統的北方糧倉,真的是太招人注意了。看來將手伸到冀州的人,還真不少啊!不過方志文自己似乎也正准備將手伸進冀州。只不過,他不單純是去拿利益的,他更是去攪局的,讓袁家做大獨吞冀州,那絕對是不行的,甚至是找死的行為,而一個跟幽州一樣,四分五裂的冀州,才是方志文需要的。

方志文的整個設計就像一個鏈式反應,為了保證幽州的分裂的維系,那么冀州必須分裂,為了冀州分裂的維系,那么並州、青州、豫州也必須分裂,最後的要求就是整個大漢都是四分五裂的。

如果反過來看,為了維系密雲的安穩,就要吞並漁陽,為了保住漁陽就要吞並幽州,為了保住幽州就要吞並冀州,到了最後,就只能朝著大一統而去,而那個,正是方志文最不願意看到的,這里不是現實世界,而是游戲世界,和平和諧的下場就是關張大吉,這就意味著所有原住民的結束,非原住民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