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誰主冀州(1 / 2)

方志文與袁家的會面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只爭遲與早罷了,與許攸約定了在冀州樂陵陽信會面,之所以選擇陽信,是因為趙雲的部隊正在那附近,方志文對袁家的勢力是非常忌憚的,更何況,袁家背後還有不少的冀州大族,萬一一個不小心,被袁家的人打了埋伏,那才丟人呢。

約好了會面的大致時間地點,方志文開始向許攸請教他對冀州局勢的看法,不過許攸嘴巴嚴實得很,總是將話題向幽州和樂浪轉移,不時也提起青州的事情,言下之意是說青州世族力量分散,容易被外來的勢力摧毀。

聽許攸的意思,似乎是推薦方志文全力攻略青州,而不要將目光放在冀州,看來許攸還是不大相信方志文的說法,這個問題就像你問一只狼想不想吃羊,狼說只吃自己養的羊,大家都不信。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大局觀的問題,袁家的大局觀是要摧毀大漢劉氏的權力結構,重新劃分乃至自己來掌權,所以追求的是權力巔峰大一統,而方志文則是認為這個游戲世界里,應該只能在戰火紛飛中才能更好的存在並延續下去。

一個追求的是合,另一個追求的是分,完全是背道而馳的,具有這樣相反的觀點,方志文的想法自然是難以被袁氏所理解,同樣,代表袁氏觀點的許攸也不能理解,在他看來,方志文現在正是挾著草原大勝的勢頭。將自己勢力的枝蔓伸展開來,如果不加以限制,這些個枝蔓遲早蔓延整個天下。乃至形成並吞天下的勢頭。

許攸以不勝酒力告辭而去,其實是因為方志文盯著許攸追問袁家在冀州的布局,許攸不能說,自然逃掉為好。

「季珪,你怎么看這冀州這潭渾水?」

崔琰輕輕撫著自己下巴上不長的胡須,斟酌著說道:「大人,冀州向來就是河北富庶之地。人口眾多世族盤踞,如果從勢力分布上看,應該是南重北輕,西重東輕,冀州的世族也由此分成幾個利益集團,西南部以韓家為首的世族體系,東南部以張家為首的大世族體系,以及西北小世族為主的世族體系,這個袁家。是從樂陵、渤海逐漸在冀州站穩的。某種程度上,樂陵和渤海的發展,跟袁家有很大關系。」

方志文感興趣的向前傾了傾身體。追問道:「哦,那么冀州至少有四個比較大的勢力團體了。」

崔琰搖頭:「這是以前,不過最近這兩年。朝廷上的爭鋒日趨激烈,皇家勢力消退,冀州的局勢其實是跟朝堂的形勢密不可分的,因此,冀州的勢力很可能已經經過重新的分裂重整,分別以渤海袁氏、清河張氏、鄴城韓氏為主。由於張氏這些年在朝堂上不順,多以姻親維系。並有分裂之象,已是日薄西山之象,因此冀州的大局應該以韓氏與袁氏為主,另外,原本效忠皇室的大小世族,卻漸漸銷聲匿跡,很是奇怪。」

方志文沉吟了一會,開口道:「季珪可曾聽聞太平道?」

崔琰微微一愣,隨即點頭道:「有所耳聞,太平道為巨鹿張氏兄弟所創,利用流民的無知,以符水行醫,自稱大賢良師、大醫,行太平,以太平青領道為聖典,宣揚親親友善,平等互助,在赤貧百姓中頗有信眾,大人說起此事卻是為何?」

方志文遲疑了一下道:「如果這太平道有數十萬信眾,季珪覺得如何?」

崔琰悚然而驚,不過崔琰的養氣功夫不錯,並沒有露出什么驚慌的神色,但是臉上的表情是極為嚴肅的,顯然這個消息將他嚇到了。

方志文的這一番話之所以沒有被系統屏蔽,是因為這個情況完全是〖真〗實的,並且是依靠甄家的情報網絡進行了一定的調查之後推算出來的數字,開始的時候甄姜還覺得自己的夫君小題大做,調查這個傳道的教派做什么。

誰知道到了數據匯總上來,甄姜粗略的一算,就被這個事實嚇了一大跳,數十萬信眾,一旦發作起來,簡直不敢想象,因為甄姜也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她對大漢的官僚現狀是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的。

如果大漢的官僚體制是健康的,那么這數十萬信眾也不過是一場亂子而已,但是現在大漢官僚體制已經徹底腐朽了,地方官吏多是賣官鬻爵而來的,當官就是為了賺錢,這點已經是整個大漢百姓都知道的事實,這種官僚體制,根本不足以應變,隨便一個火星點燃,就可能會導致整個體系的大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