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韓馥的使者(1 / 2)

青州的局勢被方志文的小手巧妙的挑動著,看似錯綜復雜的局面在方志文的撥動下,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各方勢力的目光都漸漸的被青州吸引了過來。--/--/

天子收到了由方志文牽頭所上的萬民表,請求朝廷授予孔融全權,處置在青州飢寒交迫的三百多四百萬災民,更重要的是,在萬民表中,以方志文為首的異人勢力,毫不留情的控訴了青州當地世族不但不對處在死亡邊緣的災民施以援手,反而加緊壓迫貧民,奪取貧民手里僅剩的土地和房屋,將這些貧民逼上死路的無恥行徑,要求天子嚴懲這些為富不仁的世族豪強。

在萬民表中,異人們還對天子表達了堅定的支持,並請求天子作為萬民之主,對這些災民施以援手。

靈帝收到這份表文,自然興奮地手舞足蹈,高興的在後宮里大開天體營,在皇權日漸沒落的時候,不管方志文與孔融是不是真心的支持皇權,也不管這些該死的異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盤,僅僅是這個表文本身,就狠狠的給了朝中的一眾世族代表一個響亮的耳光!

解氣!非常解氣!

委屈了十幾二十年的靈帝終於開懷了一天,於是靈帝大筆一揮,將孔融拜為青州牧,再給方志文一個平北將軍的銜頭,其實從品秩上看,方志文的這個平北將軍銜,比他的豐寧太守還要低了兩級,按說他完全可以授鎮北將軍。

但是。靈帝的詔書一向未必能出得了皇宮。所以詔書直接被打了回來,朝堂上的大臣不同意,任命的指令自然傳達不下去,靈帝此時基本上是被架空了的。

方志文的所作所為,在朝堂里的各位大佬看來,當然是**裸的打臉,但是,方志文已經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拿捏的小勢力,在幽州,方志文的勢力儼然是第二大勢力。朝堂大佬們傾力扶植的公孫瓚,現在拿方志文也是完全沒有辦法。

而幽州以南的冀州,雖然世族力量強橫,但是卻有內患沒有解決。加上韓馥的首鼠兩端,而且冀州的勢力與方志文的不接壤,還隔著一個劉虞呢。

如果一個不好,將方志文徹底的逼迫到劉虞那個堅定的皇族那邊,那就悲劇了。

所以,對於方志文扯虎皮的行為,朝堂的大佬不是不能接受,對於方志文授平北將軍這個空銜,朝堂大佬們倒是完全沒有意見,但是授孔融青州牧那絕對不行。另外。如果直接通過這個詔書,那就等於讓以方志文和孔融為首的新派系公然登場了,所以朝堂大佬們拼命的阻截這個詔書的下達。

最後,在一番龍爭虎斗之後,終於還是朝堂的大佬們占了優勢,結果孔融仍然是北海相,但是提領了一個安撫災民特使的莫名奇妙的職務,方志文的平北將軍倒是給了,順便要他組織青州受災民眾移民實邊,正式開啟了移民實邊政策的執行。算是一個交換。

至於靈帝對異人的嘉獎,全部抹除,在詔書中只字未提異人和萬民表的存在,同樣的,對青州當地的世族也是一點未提。這等於是變相給了當地世族一個信號,讓他們放心大膽的侵占土地。將失地人口的包袱扔給孔融和方志文就行了。

這些傲慢的朝堂大佬不知道,他們的一系列作為,其實都落在了方志文的算計之中,對方志文和孔融,以及站在他們這邊的異人來說,青州最重要的資源絕對不是土地,也不是財貨,而是人口,朝堂大佬為了報復孔融和方志文,暗中鼓勵青州世族肆無忌憚的吞並土地,這正是方志文所希望看見的結果。

至於孔融,除了痛罵朝堂之中那些人面獸心的偽君子之外,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開始大肆向異人勢力授權,讓他們持著安撫災民特使的文書,前往各地收攏災民,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異人、孔融和方志文一起瓜分這些災民。

雖然這個局面有些怪異,但是至少,這些災民基本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死亡,也沒有造成嚴重的暴亂,當然了,這里面也有太平道的配合,他們也在盡量的吸收災民,轉移進泰山中,為將來的起事積極的准備著。

韓馥的使者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悄悄的冒著大雪出現在平壽城中。

就快進入十二月了,方志文在青州的事務基本上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前前後後方志文從青州已經拐走了六、七十萬難民,分別充實到欽島的龍門和樂南、樂浪城。

趙雲也已經帶著本部八千人和一千衛隊回返西安平,而田豫的部隊經過林西部隊的擴充之後,達到了滿員八千人,加上他的衛隊一千人,田豫部正式出現在方志文的主戰部隊序列中,現在暫時駐守青州平壽和黃縣,負責最後的難民保護工作。

韓馥的使者達到時,方志文正在與太史昭蓉練武,如果是真正的生死決斗的話,太史昭蓉基本上沒有取勝的希望,但是純粹比步戰槍術或者短刃格斗,太史昭蓉則占據著優勢,方志文很難取勝。

而且太史昭蓉不像趙雲那么給方志文留面子,每次都弄得方志文很狼狽,讓觀戰的香香取笑不已,雖然打完之後,太史昭蓉總是紅著臉不好意思的幫方志文裹傷,眼里甚至不時的閃著淚花,但是每次戰斗的時候,她還是一如既往的一點也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