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驅逐劉備(1 / 2)

公孫越的心情越發的不好了,上個月在彰武西北,公孫瓚准備誘伏素利派出的騷擾部隊,經過對相關情報仔細的分析,這支時分時合的游擊部隊人數應該不到一萬,為了穩妥起見,公孫瓚集結了三萬騎兵,准備一舉全殲這支讓公孫瓚頭痛不已的游擊部隊。

公孫越認為這是一個揀功勞的機會,於是全力的將這個任務給搶了過來,其實當他第一個開口搶任務,也沒有人敢跟他爭,唯一能跟他競爭的就是他的兄弟,不過公孫瓚似乎並沒有跟自己的弟弟搶功的意思,至於公孫范,一向都不怎么跟公孫越爭。

誰知道這個看上去就是揀功勞的任務,到了最後居然變成了一場大敗,公孫越的三萬騎兵,折損了差不多兩萬,最後公孫越帶著殘兵逃回,作為誘餌的大批糧草也丟了,更重要的是,公孫越的面子和威望都丟干凈了,所以,看到關靖那幸災樂禍的眼神,公孫越就有種想要殺人的沖動,情緒也越發暴躁,似乎每一個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在嘲笑他。

當然了,不可能每一個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在嘲笑他,更多的只是他自己的錯覺罷了,但是也卻有人每天用嘲諷和鄙夷的眼神看他,那就是張飛張黑子。

其實說起來,公孫越還是挺冤枉的,按照原本的作戰計劃,三萬對一萬,應該是個穩贏的局面,再說中間還有作為誘餌的兩千步兵,這兩千步兵可以用運糧的車子組成防御陣地,牢牢的吸引和消耗鮮卑騎兵,讓隨後到來的公孫越可以全殲這伙游擊部隊。

只是,劇本的前半部分還是很順利的,但是當戰場完全進入了公孫越的節奏時,忽然又有兩萬鮮卑騎兵加入了戰場,於是。伏擊者變成了被伏擊者,公孫越白凈的屁股被險惡的鮮卑人狠狠的給爆了。

客觀的說,此戰失敗非公孫越的責任,也不是指揮不利,而是情報的失敗,自己這邊准備伏殺鮮卑游擊支隊的情報鮮卑人是如何知道的?那兩萬鮮卑部隊又是如何瞞住所有人的眼睛,包括異人無所不在的眼睛滲透到自己的後方的?

這一戰。雖然沒有傷到公孫瓚的元氣,但是卻使公孫瓚的攻勢不得不緩了下來。將更多的兵力用來肅清後勤通道,那么對於鮮卑的攻擊自然就減緩了,相反,鮮卑人的主動出擊卻更加頻繁了,向公孫瓚側後的滲透更加猖獗,一進一退之下,公孫瓚前期的大好局面都丟了。戰事陷入了僵持階段。

這一戰,也暴露了公孫瓚在情報方面的嚴重缺陷,沒有一個統一的情報機構,所有的情報都是從各種渠道很隨意的收集的,而不是有計劃有組織的獲取情報,這讓情報的有效性和准確性都無法保證,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這次戰役的慘敗。

只是,這些事情公孫瓚是不會承認的,雖然他也沒有追究自己兄弟的責任。甚至還略有嘉勉,然後悄悄的讓公孫范組建自己的軍事情報機構,但是明面上,對這次戰役的失利實際上就是不了了之,這讓公孫越十分的不爽,所謂的不了了之,其實就是讓公孫越背上個黑鍋而已。

本來心情就不爽,加上關靖的冷嘲熱諷。現在連這個小小的曲長張飛也敢四處宣揚自己的慘敗,嘲笑公孫越的無能,這真是叔可忍嬸不可忍。

公孫越知道張飛勇猛。自然不會傻的要去跟張飛直接較勁,而是利用自己的職務。將張飛三兄弟頻繁的向戰場的第一線支使,並且克扣他們的糧食軍器。

但是,張飛兄弟似乎人緣非常好,公孫越給克扣的東西,劉備不知道怎么弄得,居然從異人那里又給弄回來了,而且,這三兄弟確實勇猛,甚至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到了最後,公孫越克扣劉備三兄弟的糧械,公報私仇的事情也慢慢的在戰場內外傳開,公孫越的名聲更臭了,而劉備三兄弟的名聲卻更高了。

本來這事如果公孫瓚介入壓一壓,事情就過去了,但是公孫瓚現在根本就沒有功夫去理會這個事情,而且,自己兄弟打壓劉備的行為,正和公孫瓚的心意,又怎么會去制止呢,於是,事情終於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原因在於一個莫名的傳言,傳言說其實公孫越對於劉備三兄弟的打壓,是來自公孫瓚的指使,否則為何這種事情反復發生之後,公孫瓚卻不聞不問,公孫瓚的這種態度,已經很明確的證實了這種猜測。

至於公孫瓚為何要打壓身為同門的劉備,其實也很簡單,擔心劉備三兄弟功高震主,甚至奪了公孫瓚的基業,因為公孫瓚與劉備相比,不管是個人魅力和戰斗能力,都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公孫瓚實際上是非常的忌憚劉備的。

這個傳言一出現,立刻就傳遍了公孫瓚的部隊,以及在遼東北部戰場上的異人,到了最後連鮮卑人都知道,鮮卑人一看到劉備三兄弟的戰旗,就望風而逃,而看到公孫家或者其他人,則上去死磕,這就是擺明了要打公孫瓚的臉。

而且,三番四次的被公孫越設計,劉備三兄弟的心情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那些士兵們,卻都對公孫越有了意見,甚至是仇恨,畢竟,公孫越這么做是在將他們送上死路,這些士兵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