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巨鹿形勢(1 / 2)

皇甫嵩也知道強攻巨鹿遂損失巨大,所以皇甫嵩是不會做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的,但是又不能整天的坐在大營里什么都不做,這也不符合自己身上所擔負剿賊的使命任務,而且,不打仗,則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不打仗,則沒有進一步索取的借口,如此種種迫使皇甫嵩必須有所行動。

所以,打是必須的,只不過怎么打,則有講究了。

巨鹿城的後方不到三十里,有兩個衛城,一個是原來的平鄉城,一個是後來新建的衛城,這三個城池互相支撐著,組成了一個堅固的防御圈,而皇甫嵩現在手里的軍隊並不足以將這個防御圈整體包圍起來,所以所謂的圍攻巨鹿不過是一個好聽的名詞,事實上,皇甫嵩只不過是在巨鹿城東南與黃巾賊對峙而已。

皇甫嵩手里只有北軍五營和在冀州新招募的新軍,合共有二十萬部隊,再就是袁家派來的顏良的五萬騎兵,加上可以調動的異人部隊,算起來一共也有四五十萬,另外就是盤踞在南和的董卓,他的部隊或許在關機時刻能夠被用起來,當然,也可能會用不成。

手里將近八十萬部隊,但是想要圍住一個方圓幾十里的城市圈,這顯然有些不現實,更何況讓異人部隊分散駐防,那簡直就是送羊入虎口的舉動。

皇甫嵩所采用的,是破襲戰,破壞對方的後勤通道,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干擾對手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從根子上慢慢的消耗黃巾賊的戰爭潛力。

這個辦法不是不好,只是比較容易被人詬病,因為這個法子見效實在是太慢了,而且,僅僅皇甫嵩一個人這么做是沒有用的。必須所有參與包圍黃巾賊的部隊都持續的向黃巾賊施加戰爭壓力,才能總整體上達到皇甫嵩所制定的戰略目標。

如果僅僅是皇甫嵩一個人來做這件事,這個所謂的戰略構想就是一個笑話而已。

事實上,現在負責廮陶戰事的袁紹確確實實的在進行一些破襲戰,至於剛剛偷襲了與自己合作的黃巾陣營玩家的公孫瓚,他則正在經營剛剛占據的深澤縣,整頓自己抓來的數萬降兵和俘虜。再看安國的方志文與上曲陽的呂布、劉虞。顯然都對積極的破襲戰興趣缺缺,呂布甚至已率主力經返回雁門。營地只留下郝昭看守。

而黃巾軍這一邊,畢竟在戰力上有著差距,這點是不得不承認的,其次就是騎兵方面的弱勢了,巨鹿不是沒有騎兵,戰馬什么的張角也從方志文哪里交易了不少,但是騎兵不是有了戰馬就可以成為騎兵的。騎兵需要城市的技術支持還有將領帶領,而現在勉強能帶騎兵的只有張牛角,只不過張牛角跟顏良一比,那就沒得比了。

因此,黃巾軍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特別是張角死而復活之後,不再顯得那么急躁,也能夠從整個戰略構想上從新作出打算。

針對皇甫嵩的破襲戰,劉雁的建議是反破襲戰,通過一定強度的戰斗。將官軍滲透的腳步限制在前沿百里的范圍之內,這樣後方的廣闊土地就能正常的耕作了,另一方面,要鼓勵占據小城的異人們積極發展生產,做到生產戰備兩不誤,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准備。

作為一個玩家,而且是智商高達160的玩家,劉雁精通用數據分析問題。實際上她早就看出來了,以現在黃巾軍占據的地盤,雖說也能夠勉強的養活現在的人口。但是支持軍隊的持續戰爭就顯得有些入不敷出了,如果不能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並且積極的對外展開貿易,換取相對便宜的糧食,黃巾軍的失敗只是個遲早的問題。

張角雖然不大理解這種精確的計算手法,但是卻能從本質上明白自己的軟肋,所以他對方志文才有著巨大的容忍度,甚至直接的將自己的女兒送到方志文的手里,因為方志文對於黃巾軍,對於張角來說,都是一個絕對不能開罪的合作者,不管是從整個黃巾軍的經濟方面,還是從自己的小命方面著想,這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只是不通經濟的張角沒有把握住解決這種必敗局面的核心,那就是什么叫做『高附加值產品』?

在現實世界里,也是存在著一些不毛之地,或者叫做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那些地方會如此,是因為真的不存在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用作經濟互補。

但是在游戲里,卻沒有這樣的死地,即使在能夠建城的海島上,只要城市出現了,智腦必然會為你准備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以便你能夠形成經濟互補,雖然未必發財致富,至少能讓你生存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