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靠山吃山(1 / 2)

【首先慶祝新年的順利到來!再祝各位新的一年有新的收獲!每天前進一點點,積硅步以至千里!!感謝『嘆息的月灰色……小丹尼bsp;』『湯姆狗 』『快樂迢迢……傳奇 』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謝謝各位的支持! 】

「應該叫紙符產業!」方志文笑著糾正。

趙雲佩服的點頭不已,而田豐也是服氣的說道:「紙符產業是要以異人之間無休止的戰斗,養黃巾軍整整一個陣營,這個想法真是無中生有的好辦法啊!」

方志文笑著搖手:「就算沒有這個,黃巾軍也不會活不下去,所謂靠山吃山,那么大的幾座山,里面就沒有有價值的經濟作物?別的不說,光是葯材就足以支撐相當一部分的戰爭開銷,然後就是木材、鐵礦,這些都是戰略物資,以此為根基,也足以支撐黃巾軍很長一段時間。」

趙雲搖頭:「主公,這不同,那些都是有限的,特別是鐵礦,開采到一定程度,就會急劇的減量,而主公給他們找的這個辦法,卻是能越做越大的,如果說木材葯材能讓黃巾軍勉強活下去,紙符就能讓黃巾軍持續發展下去,支撐他們緩緩的建立有效的.....經濟環境。」

「呵呵,子龍也知道經濟環境了,厲害!」

趙雲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尷尬的笑道:「嘿嘿,跟雪音姐學的。」

田豐也贊賞的笑了笑,趙雲最讓人贊賞的,不是他高超的武技,而是他那永遠不知道疲倦的求知心,他的求知**幾乎是無窮的。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弄明白,有事沒事就跟著田豐或者李雪音身後問這問那,因此當趙雲嘴里爆出『經濟環境』這個新名詞的時候,田豐也不由得莞爾。

「子龍所言無差,主公為黃巾軍的發展打開了一條通天大道,至於他們能走到哪一步。那還要靠他們自己,但是我們必須將黃巾陣營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陣營來對待。否則就太短視了。」

「沒錯!就是這個,必須從戰略上確認黃巾陣營的長期存在,並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我們總體戰略的構想,或許子龍又會問我,為何要處心積慮的讓黃巾陣營長期存在?」

方志文說到這里,瞥了一眼趙雲。果然趙雲又在搓手,他這個小習慣暴露了他的心里感覺尷尬和緊張,方志文不以為忤的接著說道。

「那是因為我們需要用其他地區的熱點,將異人和各方勢力的目光吸引過去,這樣我們自己的地盤就相對平靜了,異人之間有句俗話,叫做『死道友不死貧道』,雖然這話用在做人方面顯示出異人的自私本性,但是用在勢力角逐之上,這句話卻是不二的真諦。」

趙雲沉默了。他在思索著方志文的話,體會著這個看似不平等之下的平等,這就是主公所說的力所能及吧,盡力保護好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民眾,這到底是自私還是無私?

田豐也撫著胡須默默的思索,他所思索的,是主公對異人與原住民。異人對這個世界的影響,以及作為一個原住民應該用什么態度來面對這些無法拒絕的影響,也從中思索著主公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角度……方志文的好心張角收到了。紙符產業!沒錯,就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這個產業就是黃巾陣營所急需的支柱性產業,這個產業是可再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的產業!

張角從密雲的一些列動作中,立刻敏銳的意識到了方志文想要傳達的信息,然後,緊跟著方志文的腳步,開始在三個根據地建立大型的紙符產業基地,不過跟方志文的做法不同,張角將這些產業的大頭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這樣才能統合資源,做到平均分配嘛!

雖然劉雁知道平均分配的弊端,但是,這個平均分配的制度卻是黃巾軍廣泛的民眾基礎,不能夠輕易的改動,那么這個平均分配制度是不是就是落後的、不切實際的呢?

系統的學習過各種政體理論的劉雁明白,平均分配不一定是落後的,但是平均分配制度的先進性要能發揮出來,是需要條件的,第一個就是完善的監管和監督制度,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貪腐的大規模擴散,另一個就是信仰!

沒錯,縱觀人類的發展,從吃飽穿暖,再到追求自我超越,其實整個人類社會制度發展的根子就在自我超越這個課題上,而絕對不是在於掠奪財富這種事情上。在現代社會,人們沒有了信仰,所以,他們只能簡單的用金錢來衡量自我超越的狀態,實際上是對自我超越的一種退化。

但是在古代,特別是在漢代,剛剛結束了黃老政治時代,黃老政治的信仰是什么?是求道成仙,這種信仰的存在,讓人們淡化了對物質的追求,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如果黃巾軍中有一個榮譽體系,或者一種信仰體系,讓黃巾陣營的人們有一個追求的目標,讓人們不再僅僅為了追求物質享受,或者追求從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來衡量自我價值,那么平均分配的力量才會發揮出來,否則,平均分配就只能養出懶漢一群。

當然,這種理想能否實現,其實劉雁是不看好的,但是卻只能朝著這個方向去做,因為張角在幾十年前就定下了這個組織的基調,也不容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