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李元志VS夏侯淵(1 / 2)

被曹操殷殷期盼的夏侯淵,此刻卻正陷入一場稀里糊塗的纏戰之中,夏侯淵原本是潛伏在方志文來路的側後方向上,但是,當方志文的部隊遠遠的過去之後,夏侯淵正准備尾隨跟蹤的時候,卻忽然被一隊來歷不明的弓騎兵給突襲了。

這伙討厭的弓騎兵數量可能是三千到九千之間,因為是夜里,夏侯淵也很難判斷對方是不是用了輪戰的辦法,所以只能大致的估計敵軍的數量。

這群敵軍很狡猾,不斷的從側後遠程攻擊自己的部隊,但是當自己的部隊准備追擊的時候,那些家伙又悄然遠遁,如果夏侯淵分兵追趕,反而被對方打了個反伏擊,損失不少,如果夏侯淵全軍去追擊,那么方志文的部隊又該如何?

夏侯淵糾結了,很顯然,這群鬧不明白身份的騎兵,肯定是方志文的後軍,其目的就是要黏住自己,纏住自己的腳步,防止自己去封堵方志文的後路。

就算夏侯淵現在明白這個問題,可是想要擺脫這些弓騎兵的糾纏卻非常的困難,敵軍的指揮官狡猾的像一只老狐狸,不但不會輕易的上當,而且還頻頻的讓夏侯淵上當,一個不小心就會撞進預設的陷阱里面,然後被一陣密集的箭雨打擊,當夏侯淵好不容易擺脫了陷阱想繼續要追擊的時候,另一群敵軍卻又從夏侯淵的側後襲擊他的部隊。

跟這種滑不溜手又極其黏糊的部隊糾纏,夏侯淵有種想要撞樹的感覺。這實在是在太讓人郁悶了。

盯上了夏侯淵的部隊就是李元志的部隊,李元志的這支幽靈部隊一支就在方志文的主力附近徘徊,這次更是被賦予了保護主公後路的要責,李元志自然是欣然領命,當他發現了潛伏的夏侯淵部隊之後,原本想要一鼓作氣的殲滅夏侯淵的部隊,但是隨即發現。對手雖然是在屬性上被自己克制的輕騎兵,但是敵軍的將領卻非常的強悍,自己的部隊根本很難對敵軍形成像樣的殺傷。

於是速戰就變成了纏戰。幸好李元志的速度略微要快一些,而且戰術更是詭異多變,這才讓夏侯淵有一種抓不住對手的沮喪感覺。同時,李元志也在利用誘敵分兵、設陷伏殺、雙向突襲等等戰術,一點點的在消磨夏侯淵的兵力,耐心的等待著積小勝為大勝質變點。

夏侯淵收到曹操的詢問信件時,曹操也接到了夏侯淵發來的戰報,原來夏侯淵是被方志文的後軍給纏住了,既然方志文對此早有准備,那么在另一處戰場上呢?

曹操忽然有些擔憂了,雖然另外一個戰場上的勝敗與曹操完全沒有關系,但是畢竟這次的聯合行動是曹操主導的。如果這次聯合行動致使諸縣的異人勢力損失太大,對曹操在異人中的名聲肯定是有損的,甚至以後將很難再與異人形成大規模、有信任度的合作。

只是,現在曹操也僅僅是能夠擔心一下而已,那邊的局勢如何發展。曹操已經無力左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將方志文在這邊投入的部隊數量准確的告知那邊的異人勢力,能夠打成什么樣子,完全只能依靠他們自己的能力。

至於夏侯淵,現在既然他被敵軍纏住。錯失了最好的時機,而方志文的部隊已經搶占了曹操的後路要點,與曹操和夏侯惇周旋纏戰,外圍的夏侯淵卻已經成了一個廢棋,即使夏侯淵能到達戰場,方志文的後軍也會隨同到達,對戰場上的力量對比並無幫助,反而可能會讓方志文下定決心跳出外圍,這才是曹操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現在他寧願與方志文直接交戰,而不希望方志文窺伺再側。

因此,夏侯淵收到的命令是想方設法殲滅對方的後隊,如果這目標達成,那么夏侯淵的部隊才會成為決定勝負的存在,重新在戰場上復活成為一個有效的棋子。

李元志收到的命令有些類似,但是卻沒有要求李元志一定要拿下夏侯淵,只要纏住他就可以,另一邊的戰場上,方志文會視時機跳出外圍,現在主動權在方志文的手里,曹操則相對被動。

方志文和田豐都很明白曹操現在的心思,無外乎是纏住方志文,期待夏侯淵能擊敗李元志,然後作為決定勝負的力量投入到戰場上。只是,這種事情一則取決於夏侯淵的能耐,二還要看曹操和夏侯惇能不能黏住方志文,因此,田豐並不看好這個略顯被動的戰術計劃,這種賭性重的計劃不符合田豐的性格。

曹操的能耐僅僅如此么?這么一個四處都是漏洞的戰術會是曹操的設計么?

方志文倒是不這么想,方志文雖然在戰斗中,連番的洞悉了曹操的埋伏,讓曹操的戰術安排被迫跟著方志文的步調走,顯得相當的被動。但是曹操卻在關鍵的時候,利用了方志文的性格,賭方志文不會輕易的松口,特意將玩家的部隊推出去堵缺口示敵以弱。

從這方面來說,不能說曹操的這個計劃是四處漏風,而是曹操的對手太強,所以計劃頻頻發生變數,而曹操最終准確的押寶在方志文的性格上面,可以說這個應變相當的大膽,絕對是一個直指人心的巧妙手段。

因此,已經落進曹操算計之中的方志文還是很贊賞曹操的決斷的,敢於以實際行動,從自己的性格方面向自己逼宮,將戰場上純粹的斗智斗力,巧妙的轉移到雙方主將的斗勇斗狠上面來,現在曹操與方志文擺明了,斗的就是膽量和氣魄,誰先退了,就是認輸。

這種雙方主帥之間的默契和靈感,其實很難說真的存在,但是方志文卻能夠從戰場態勢的變化中,明顯的感覺到曹操的想法與意志。在如此被動的情況下,曹操卻很微妙的進行這樣高明的戰術轉換,利用方志文那一絲不肯吃虧的心態,步步緊逼,最後逼迫方志文不能下決心主動的撤退,曹操,真是一個勁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