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蔡瑁的擔憂(1 / 2)

「大人,在下還是有些擔心啊!」

蔡瑁現在好歹也是襄陽太守,跟方志文平起平坐,但是蔡瑁卻偏偏在方志文面前端不起平起平坐的架子,雙方的差距不是在身份上,而是在內在的東西上面,蔡瑁總覺的自己低一頭,當然,他自己並未覺得這有什么不對,而是覺得這才理所當然。

或許有人會認為蔡瑁是個馬屁精,但是客觀的來說,應該是蔡瑁給自己的定位准確,至少他這種態度會給他帶來很多的好處,也能充分的消除來自方志文的戒心,而與方志文的密切合作,蔡瑁已經得到了很多的好處,而且眼看著還有更多的好處。

「哦?擔心什么?」

方志文捧著茶盞好奇的問道,現在劉備的眼睛主要是盯著北邊,次要則是盯著南邊,唯獨對著蔡瑁等荊襄世族不放在眼里,現在劉備也不是才到荊州那會,搞不清楚狀況,還以為荊襄世族是個大老虎,現在劉備已經看穿了,荊襄世族絕對是個大肥豬。

既然是大肥豬,劉備自然也就不急著殺豬吃肉,可以慢慢的養著嘛,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慢慢的宰殺不遲,因此,當前來說荊襄世族是十分安穩的。

特別是太史慈到來之後,荊襄地區的部隊風貌煥然一新,戰力至少上了兩個台階,不說能有多強的戰力,至少守城是沒啥大問題的,劉備就算真的想殺豬,現在也不那么簡單。

「大人。根據子柔的分析,短期看,中原大戰一觸即發,劉備自然會傾力北上,就算不是全力北上,至少也會將北邊作為重點,甚至還可能與中原世族直接開戰。如此一來。劉備對黃巾軍的壓制力量,還有對南邊異人的壓制都會顯得力不從心,而長沙太守孫堅更是被直接招到中原去了。汝南的官軍也轉攻為守,這……方志文恍然:「哦,原來你是在擔心黃巾軍的動作。那么子柔既然有此見識,自然也能推測到黃巾軍的動向吧,說說。」

看著方志文淡定的樣子,蔡瑁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心里的不安確實是消減了很多,方志文身上就有這種力量,能夠讓人信任和安定的力量。

「子柔以為,黃巾軍肯定會趁機有所動作,不過動作的方向應該是汝南或者長沙,侵占汝南的好處是加大了自己的戰略縱深。同時也擴張了可耕種土地,這點對黃巾軍很重要,另外,攻打長沙的話,則可以與荊南連成一片。也跟南方蠻族勾連起來,甚至還可以嘗試卡斷長江航線,從長江航線中分一杯羹。」

「不,不!」方志文搖手笑了:「不可能卡斷長江航線,他們不敢,所謂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如果他們威脅長江航線,你不肯,我不肯,江東士族、揚徐貴族都不肯,這是找死啊!所以,他們絕不敢攻打長沙郡,因此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汝南。」

蔡瑁了然的點了點頭,還是有點不安心的問道:「可是,不會是荊州江夏么?」

「不會,張曼城他不敢!」

方志文放下茶盞,肯定的說道。

蔡瑁愣了一下,連一直在一邊裝木頭人的徐庶也楞了一下,太史昭蓉笑了笑,提起茶壺給方志文的茶盞重新斟滿了新茶。

「不敢?」

「對,不敢,張曼城不敢與我們為敵,確切的說,是不敢與密雲為敵!因為他們的武器,呵呵,你知道的,所以,他們只能與我們合作,甚至還會趁機向你示好,為的就是能夠與你達成糧食方面的交易。」

蔡瑁恍然,徐庶不由得撇了撇嘴,奸商啊!為了錢什么都敢做!

蔡瑁放心的舒了口氣,雖然蔡家內部也有這個看法,但是從方志文嘴里聽到這消息,蔡瑁就更加的安心了,所謂的外來和尚好念經就是這么回事。

不過,隨即蔡瑁才舒展開來的眉頭又皺了起來,看得方志文有些好笑,而徐庶則直搖頭,這蔡瑁還真是夠可以的,背上到底背負了多少的壓力啊!?

「子柔還提到了一個長遠的預期。」

「哦,那更要聽聽了!」

「中原大戰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蔡瑁說道這里,偷偷的看看方志文的臉色,見到緩緩的點頭,連一側的徐庶也點頭同意,蔡瑁才接著說道:「董卓在中原沒有根基,西涼又不產糧食,即使現在董卓跟雍州貴族打得火熱,但是雍州世族沒有兵權,這個是非常致命的缺陷。如果中原周邊的勢力,比如劉備丁原之流再次混水摸魚的話,董卓很可能會為了避免損失而直接退回關中,據守潼關與中原世族對抗,這也是董卓討好雍州世族的初衷。」

「嗯,分析得很有道理,元直你說是吧?」

「正是,切中要害,子柔兄好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