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孔融的缺席(1 / 2)

方志文說董卓背了黑鍋,其實就是隱晦的回答了徐庶剛才的問題,那就是袁隗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的疑問。

只是,這個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沒有必要認真的追究下去,更沒有必要尋找事情的細節,甚至連袁家人現在也不會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何況一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外人呢!徐庶自然也沒有這種無聊的愛好。

船艙里的眾人很快就有意無意的將這件事完全忘記了,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分析著中原亂局可能會產生的變化,為誰會入局,而誰不會入局而爭論,徐庶則更加的關注異人,不時的向香香詢問異人方面的動向。

說實話,方志文也很關注異人的動向,但是方志文卻很明白,異人雖然人多心雜,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現在異人還不足以擔當重任,因此應該不會有異人正面跳出來企圖唱主角,更多的時候,異人應該是依附在原住民的勢力上,甚至從中左右原住民的決斷,以這種相對間接的辦法來參與即將開始的中原大戰。

縱觀東漢到三國時期的歷史,討董之戰可以說是一個**,而且之後也沒有比這次戰爭涉及面更廣、參與的名人更多的戰爭了,因此異人對這次的中原大戰給予多么再大的關注,方志文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為原住民一方,方志文卻並不認為中原大戰將會改變整個大漢的未來,中原大戰原本是董卓這個寒門勢力對中原世族發起的挑戰。但是隨後由於雍州世族的大量介入,逐漸的演變成了雍州世族與中原世族之間的對抗,而董卓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了雍州世族的馬前卒。

不管是董卓也好,還是雍州世族也罷,其實與中原世族的爭斗最終還是植根在中原世族對大漢核心資源的壟斷上,而這種努力改變少數人占據絕大多數資源的斗爭,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只不過現在因為中原世族的強悍和霸道,從治政斗爭最終演變成了大規模戰爭而已。

從這個角度看,董卓中原世族的戰斗有著一點宿命的意味。同樣,中原世族的沒落也一樣有著宿命的意味,因此不管此戰的最終結果如何。中原世族的衰落和分化在袁隗死亡之後,已經不可抑止的進入了加速階段……田豐是第一次見到徐庶,但是徐庶可不是第一次見到田豐,田豐整天朝西林學宮藏書館里面鑽的時候,徐庶就注意到這個臉圓圓,喜歡廢寢忘食的中年人了,其後田豐搖身一變成了密雲軍方的二號人物,這讓徐庶也有些吃驚。

直到徐庶也被方志文誆進了密雲的軍事團體,成為了總參謀部的二把手之後,徐庶才理解了田豐一步登天的原因。那都是因為方志文就是一個典型的甩手掌櫃。

當徐庶勉強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的那一天起,方志文就將所有的參謀部的事情,包括一些原本屬於方志文自己事情都甩到了徐庶的頭上,這家伙用起人來真是不惜人力,說得好聽這叫做用人不疑。說得難聽應該叫摳門老地主。

徐庶對田豐執禮甚恭,不但是因為田豐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更是對田豐這個人的尊重,更有趣的是,田豐的女兒田稚可是徐庶的同窗師妹,所以。徐庶悲催的發現,自己平白的矮了一輩,而這個說法還是方志文刻意的當著大家的面提出來的,氣得徐庶恨不得一腳將賊笑的方志文踹死。

當然,徐庶自己也是很尊重田豐的,田豐的那種好學和勤奮的態度親切直爽的待人接物,還有過人的智慧和決斷能力,都讓徐庶認定田豐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前輩,而事實上,田豐確實是個值得尊重的長輩,不管是從能力上,還是從品德上都是如此。

孔融見到方志文自然是很高興的,最近中原風起雲涌,喜歡瞎操心的孔融自然有些寢食難安,雖然青州在田豐和宇文伯顏的坐鎮下相對安穩,但是隨著中原戰亂將起,恐怕青州也難以置身事外了。

互相寒暄介紹了一番之後,孔融帶著屬下迎了方志文夫婦以及屬下入內奉茶,廢話不說,直接就將話題說到了中原形勢之上。

「志文,現在中原形勢危如累卵,曹操更是奔走疾呼煽風點火,恨不得將整個大漢都卷進中原亂戰一番,志文對此事是如何看的」

看著孔融略微有些焦慮的眼神,方志文淡然的笑著。

「文舉兄又是如何看的?」

方志文的反問讓孔融愣了一下,看了微笑的方志文一眼道:「中原之戰的結果如何不好說,但是最終演變成為關中與關東世族的對抗倒是很明顯的,本來事情還是關東世族占優,但是袁太尉被刺,以及曹操的攪局都有可能讓事情平添無數的變數,因此為兄也看不清了。」

「文舉兄,這個不重要,中原亂戰如何打?以及打的如何?其實本身是跟青州,或者說跟北海是無關的,文舉兄又在擔憂什么呢?」

孔融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與身側的王修和孫劭對了一眼,而這兩人卻都將目光投向了左手邊末座的左丞祖,很顯然,這人一定對孔融說了什么,或者是關系到北海未來的重要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