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憤怒的袁紹(1 / 2)

「本初。」

「大人!」

許攸、陳琳兩人進了袁紹的大帳,都不約而同的四處大量了一番,然後將視線注目在袁紹的臉上,心下都是微微一凜,一邊行禮一邊在心里准備著說辭。

袁紹勉強的露出一副笑容,只是他自己也知道,肯定瞞不過這兩個聰明人。

「哎!坐吧,兩位也是為了孟津渡的事來的?」

陳琳與許攸對視了一眼,許攸點頭道:

「正是,我二人擔心本初怒而興兵,所以才匆匆趕來。」

「子遠多慮了,雖然這事實在是讓人......讓人氣憤,但是我還不至於怒而興兵,韓馥這筆帳我會給他好好的記著,總有一天這筆帳是會清算的。」

袁紹擺了擺手,神態有些頹然,不過從這話看得出,他的頭腦還是基本清醒的。

陳琳舒了口氣,點頭贊道:「大人能做此想,是我等屬下的幸運,正如大人所說,韓馥的所作所為雖然可恨,但是現在還不是對付韓馥的時候,眼前的大事是董卓,必先將董卓驅逐,然後才能回身對付韓馥。」

「孔璋兄所言甚是,本初,我們大軍南下是為何而來?如今冀州黃巾反復,韓馥又從中作怪,越是如此,我們現在越不能半途而廢,敵人不願我們做的,我們千方百計也要做成才是啊!」

袁紹看著神情嚴肅的許攸,還有神色緊張的陳琳。收斂起笑容,思索了片刻,用力的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此中輕重緩急我已有處斷,只是現在.......現在孟津一時恐怕難以得手,我軍後路未定,顏良在河北也是徒呼奈何。如此,該當如何呢?」

「本初,敖倉易守難攻。倉促之下恐怕也難以得手,至於顏良將軍,奪下孟津的初衷是斷絕河內董卓軍與洛陽的聯系。現在顏良將軍占據了孟津對岸,實際上就已經達到了目的,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對洛陽形成實質性的威脅,從而徹底擊潰董卓的布局。」

許攸松了口氣,緩緩的給袁紹解開當前看似一團亂麻的困局,陳琳則認真的聽著,不時的點頭。

袁紹的情緒也慢慢的被許攸所引導,注意力漸漸的轉移到了對戰局的分析和對外來戰術布置的思考上來,對於孟津渡一戰的憤怒,不知不覺的淡化了。

許攸見狀不由得暗暗得意。總算沒有讓袁紹憤怒的失去理智,若是袁紹此刻回師冀州,或者猛攻濮陽,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袁紹這次南下中原不是為了奪取中原地盤。更不是為了跟袁術爭奪家主之位,而是為了立威,為了建立無上的聲望。

如今袁紹已經成功的取得了十八路諸侯的盟主之位,如果能帶領這十八路諸侯擊敗董卓,奪回天子,則這個功勛和聲望還有誰能夠凌駕其上。就算不能得竟全功,僅僅是奪回洛陽將董卓逼退長安,袁紹的領袖聲望也一樣得以坐實。

而這些,遠比什么袁家的家主,以及一個亂糟糟的中原地盤來的重要千百倍,有了這種聲望,袁紹便是無冕之王,就是袁家四世三公累世名望的真正繼承者,便是世族集團的當然領袖,如果連這點都看不出來,都不能去謀劃,許攸也枉稱為戰略大師了。

「本初,河北的局面並不會因為這次失利有所改變,如果將王匡與顏良將軍對調,逐步攻陷懷縣消滅董卓軍胡軫部,這無疑也是對董卓戰略部署的沉重打擊。另外,本初不必擔心補給問題,本初不要忘記了中原這里還有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生意人呢,我想適當的供應糧草給我們他一定是樂意的,難道他有錢不賺么。」

袁紹一愣,隨即抽了抽嘴角恍然道:「子遠是說方志文?」

「正是,本初在這里牽制李肅和李儒的部隊是很有必要的,一來能讓董卓的部隊更分散,從而為其他的部隊創造條件;二來,孟津渡是董卓的要害,可以以此來牽動董卓的整個戰略布局,迫使董卓收縮部隊,而一旦董卓開始收縮,就會不受控制的形成大規模敗退的情況,最後只能放棄洛陽退回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