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廣縣之戰(1 / 2)

孔融與臨淄玩家代表的談判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來形容,在各方勢力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臨淄的異人們就忽然宣布整體易幟,全部接受了孔融的收編,包括現在正在被袁紹圍攻的臨濟和東平陵。

至於還在廣縣糾結的臧霸不由得慶幸不已,幸好沒有輕舉妄動,否則現在孔融忽然集結兵力回身一擊,就能輕松取下空虛的廣縣,到時候不但自己出征的大軍可能徹底玩完,說不得連臨朐都不保。

至於袁紹,則十分的不爽,原因當然是不可告人的,所以袁紹也只能生生悶氣,並且催促郭圖盡快與方志文見面,就青州的局勢交換意見。

另一邊,完成了整體易幟之後,孔融和玩家們開始進行大調整,首先動的是臨淄和廣饒、南豐、劇縣、益國等城市,這些地方的人口全部向臨淄和劇縣集中,剩下的空城這交給了玩家的行會勢力。

下一步,將會根據田豐的構想,將濟南的軍民全部撤出,集中到齊國境內,然後在臨濟一線形成樂安郡的分界線,最終孔融控制的城池將會是臨淄、臨濟和廣縣,至於其他的城市,則會交給玩家控制,而那些喪失了地盤的玩家行會也不必著急,因為田豐下一步就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青州三郡的定位,其實遠在長平城的方志文也有些猶豫,所以暫時就先按照田豐的計劃走,方志文猶豫的是孔融對越來越大的地盤有沒有那么強力的掌控力。會不會因為壓力太大事務太繁瑣而產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實際上從方志文自身的需要來說,青州的局勢穩定或者不穩定現在並不那么重要了,青島已經洗白,並且升級到一級城市的青島防御力是相當強的,何況還有李元志的機動部隊在外圍保護,因此,方志文在青州的利益是有保障的。

另一方面。從吸收中原擴散出來的人口這個方向看,青州這里幾乎沒有接受到像樣的人口,相反。荊州、徐州倒是接收了不少的人口,因此劉備的實力上漲很快,現在劉備穩穩的壓住孫堅和曹操一頭。成為相當有實力的一個諸侯。

由此看來,北海在密雲的地位是相對下降了的,但是方志文這個時候與孔融定下全面的同盟協議,顯然已經不僅僅是要從孔融那里獲得直接利益了,而是上升到了道德層次,對過往的盟友堅定不移的支持,將會給密雲的政體形象帶來巨大的收益。

到了這一步,方志文也逐漸的領會了為何戰爭打到最後就是道德之爭的意思了,得人心者的天下啊!所以威加海內不如德被蒼生更有力量。

因此,從袁紹手里分割青州西北三郡不難。將黃巾軍趕回泰山上去養猴子也不難,但是想要在戰後完全的控制和統治這片地區就很難了,關鍵的問題在於孔融的能力和主觀意願,或者,應該將孫邵扶起來。這位歷史上吳國的第一任丞相的能力肯定是不容小覷的。

下定了決心之後,方志文批准了田豐和徐庶制定的整體戰略設想,第一步,就是先要將伸嘴進來想火中取栗的黃巾軍給趕回去,於是,第二次廣縣戰役拉開了帷幕。

................................................

方志文的戰役決心下達。李元志和孫邵的部隊立刻向著廣縣前進部署,而在劇縣聚集的玩家部隊也興奮的出發了。

劇縣到廣縣不到兩百里,路途比較平坦,正是騎兵馳騁的天地,李元志的騎兵在前,孫邵的步兵在後,李元志的騎兵提前兩天出現在廣縣周圍,隨後就利用夜色消失在廣縣周圍的丘陵中。

管亥用屁股想都知道,李元志的打算是斷絕了廣縣與臨朐的後勤通道,現在廣縣聚集的部隊數量龐大,一旦後勤被斷,廣縣不戰自潰,再想深一層,李元志是在向年輕的管亥發出挑戰,如果想要保護廣縣的後路,那么放騎兵出來對決吧。

管亥是知道李元志的,那還是在幽州培訓的時候聽聞的,據說這位最擅長遠程奔襲和偷襲的將領,是方志文起家的六元老之一,也是騎兵戰的大師級人馬。

但是從幽州離開之後,管亥卻很少能聽到李元志的消息,直到不久之前李元志突然隨著青島的洗白而出現在青州,並且接管了宇文伯顏的部隊,很明顯,原來在青島城里的那支神秘而強悍的突騎兵,就是李元志的部隊,原來這位悍將一直就在青州征戰。

這次李元志的挑釁,管亥沒有理由不接著,雖然他心里也是沒底,但是未戰先怯顯然不是管亥的習慣,而且,後勤線的重要性根本就不容管亥和臧霸猶豫。

管亥隨即率領騎兵出城,並且大肆的發布搜索和剿殺的任務,動員異人部隊參與到對李元志的圍追堵截中來,而臧霸則率軍堅守廣縣,迎戰名不見經傳的孫邵。

「副帥,根據最新的偵騎回報與異人的報告,分別在這里、這里和這里發現了敵軍的蹤跡,不過敵軍相當的警醒,我們的人和異人都沒有成功的證實敵軍的詳細情報。」

看著自己的副將在地圖上指指點點,管亥覺得自己的腦袋都大了兩圈,本來率軍出城,想要尋找到李元志的蹤跡,然後痛痛快快的來一次騎兵決戰,哪怕是輸了,也輸個干脆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