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長安的手(1 / 2)

剛剛回到密雲的方志文沒有與審配去談判,只是在見了審配一面之後,就將談判的事情交給了徐庶,而自己則跑去跟田豐研究最近不大安分的董卓了。

對於中原的局勢變化,方志文雖然也很感興趣,但是到現在為止,中原的變化都在田豐、徐庶、荀彧和方志文等幾人的推演結果中運行,換而言之,就是一切『盡在掌握』,所以,方志文更傾向於觀察董卓的和長安的變化,因為方志文與韓馥撕破臉爭取黃河通航權,為的就是去長安發財啊!

當關東的諸侯們之間分崩離析,並且已經大打出手的時候,遠在長安的董卓自然是在抱著美人大呼爽哉,同時也對自己的女婿李儒的遠見卓識欣慰不已。

關東世族果然自己起了內訌,而且已經是一發不可收拾,雖然現在袁氏三兄弟還基本上握著大半個中原,但是從長遠的發展來看,袁氏的衰落和分崩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件了,這對董卓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董卓一直以來提著的心也終於能放下來了,總是在晚上的睡不著、做惡夢的情況也改善了不少,人也顯得平和了不少,不像前一段時間對熱衷於爭權奪利的朝臣么那么暴戾了!甚至已經進位為太師的他經常在大殿上笑眯眯的看著楊彪和士孫瑞、王允、趙溫、張喜等人打嘴炮,有空的時候還跟天子一起聽蔡邕彈彈琴。

董卓精神上雖然有些懈怠了,但是李儒卻沒有絲毫的松懈,一方面,李儒不斷的提醒董卓應該盡快的拿下漢中,而不是任由現在這些文恬武嬉的將領們拖延塞責,另一方面,李儒則不斷的給董卓出主意寫詔書。

比如將呂布封為並州刺史,但是卻又不免掉丁原的職務,比如將公孫瓚拜為河內太守,同時又准予公孫瓚組建水軍,昨日照准了曹操千里迢迢送來的請封表,將夏侯淵任命為淮南太守,但同時又將張勛任用為陳國相.....

李儒的計策不可謂不毒辣,更妙的是這些都是陽謀,明明知道他沒有安好心,明明知道董卓挾天子以令天下,但是你卻就是忍不住會按照董卓的牽引去行動,這實在是既讓人無奈,又讓人恐懼。

董卓有李儒相助確實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是董卓身邊也不僅僅是只有李儒一個喜歡為董卓出謀劃策的人,對關東世族的戒備和怨恨或許關中世族比李儒還要苦大仇深,自從光武之後,曾經輝煌的關中世族就就沒落了啊,就連士人的思想中都已經認為關中世族沒落了,只是大家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不是關中世族在末落,而是被關東世族給打壓得不得不沒落啊!

因此,對於應該如何對付那些該死的關東貴族,楊彪、士孫瑞等人也經常能夠給董卓提出一些不錯的意見,某種程度上他們對關東世族的了解比李儒更加深刻,所以出的主意也就更加的狠毒。

這天,董卓正在宮中玩樂,沒錯,就是在宮中玩樂,小皇帝才多大呢?有美女也只能看不能用,但是這些資源可不能白白的浪費啊,所謂的青春苦短!所以身為太師的董卓自然責無旁貸的要幫助以及教導小皇帝,應該如何珍惜青春了!

對於這點,李儒自然是深惡痛絕的,但是,董卓似乎尤好此事,總是屢勸不聽,這可能是源自董卓內心深處的自卑感有關,畢竟董卓出身貧寒,雖然朝堂上的大臣當面不說什么,但是背地里的鄙薄和非議,還是能傳到董卓的耳朵里,因此他這么干很可能就是來自心里的一種逆反,你們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是要做些你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此來證明自己比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更加的厲害。

扯遠了,正在宮中玩樂的董卓被趙溫和蔡邕給叫了出來,董卓似乎是故意的,直接就在自己剛才還在滾床單的一處宮殿外面的花園里見了兩位大臣。

董卓很喜歡蔡邕,因為蔡邕是個實誠人,由於董卓將他起復,所以蔡邕覺得欠下了董卓一個天大的人情,而且董卓這人在別人面前如何驕橫,但是在蔡邕面前卻是本色得很,所謂的本色就是講義氣,這就是對自己人和對外人的區別,事實上,董卓的屬下是很忠心的,罵董卓的人基本上都是政敵,以及被董卓禍害的百姓。

不過董卓不喜歡趙溫這個人,此人太油滑,絕對是老狐狸。

「兩位今天怎么這么有時間,伯喈今日不用著書了么?」

「呵呵,勞太師動問,今日原本是要......」

「太師大人,」趙溫一見蔡邕要老老實實的將自己去他家里將他拉出來的事情給爆出來,立刻就打斷了蔡邕的話頭,事實上,蔡邕能將他帶進來,並且坐在一旁聽著就已經達到目的了,現在趙溫已經不需要蔡邕再出聲了!

董卓了然,意味深長的看了趙溫一眼,頭微微的仰著,慢慢的撫著自己長到了胸口的虯髯,他並不會責怪蔡邕,相反,反而對這個老實人更是信任,至於趙溫,這也不是第一次了,董卓也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不管怎么樣,且聽聽他到底要說些什么才重要。

「子柔請講。」

趙溫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慢慢的撫著長髯道:「太師清除奸佞,扶正朝綱,如今正是百廢待興,太師能任用賢能、薦拔英才,正是我大漢之福,堪與平勃並稱,只是......」

趙溫先來了一通馬屁,和老家伙在大漢混得跟常青樹似的,肯定不簡單,不過一旁的蔡邕卻聽著卻有些刺耳,雖然董卓也算是驅逐了閹宦,廓清了漢庭,但是跟平勃想比,似乎還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