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取九江(1 / 2)

九江城是長江上的重要中轉地,當然,現在就九江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中轉,因為這里是荊襄與江東勢力的分界線。

原本九江是被陸家所把持的,陸康就在一江之隔的對面廬江郡,背後連通著鄱陽湖,九江有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的潛力,雖然現在它還不是,因此,九江是一座商業氣氛很濃的城市。

九江城的防御力量更多的集中在陸地那個方向上,目的也是為了阻擋蠻族的進攻,而在水面港口方面,九江城的防御顯得相當的薄弱,原本有陸家和朱家的水面私軍作為翼護,只是現在陸家的水面私軍不但全滅,連商船隊都完蛋了,這絕對是一個悲劇。

因此,當懸掛著孫堅大旗的船隊出現在九江港口的外港時,九江城的城令和都尉嘴里跟吃了黃蓮一樣苦。

原本他們還一直擔心蔡瑁會趁機南下攻取九江,獲得長江中游這個重要的中轉點,但是沒想到如今來的是孫堅,如果是蔡瑁的話,陸家就算一時失去了九江的控制權,但是因為與荊襄世族的矛盾,陸家反而能利用這點來重新團結江東世族,甚至能將壞事變好事,但是如今來的是孫堅,這就成了江東世族的內斗了,陸家現在水面力量喪失殆盡,孫堅明顯是要趁你病要你命啊!

至於孫堅的船從哪里來,只要腦袋正常的人都能猜得到,看來孫堅與方志文早有勾結的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的,方志文那邊剛剛將陸家的水面力量掃的一干二凈,這邊原本一無所有的孫堅就擁有了一支浩浩盪盪的船隊。

說是孫家自己苦心打造的,誰信啊!?

不過這事就算是你心知肚明又能如何,就算是明知道孫堅勾結方志文打壓陸家,想要竊取陸家領袖江東的地位又能如何?現在孫堅的槍尖已經頂到你腦門上了,不服?那就打啊!

但是孫堅連打的機會都不給九江城里的守軍,九江是一個商埠。換而言之,就是沒有什么人種地的,也就是說,九江的吃穿用度都是從別的城市運來的,現在天降大雪。九江城里的補給什么的都是從水面上運來的。孫堅堵著港口的意思很明白,投降或者餓死?

事實上,是孫堅不習水戰,別看孫堅將來的將領們個個都能拉上船去溜一溜。但是現在,不論數程普、韓當、黃蓋,還是吳景這位大舅子,都不通水戰,所以戰船什么的真的是用來擺樣子的。更多的情況下,是被孫堅用作箭樓來使用的。

只不過,這個箭樓搖來晃去的,不經過長期的訓練,想要在船上射中目標也是個問題。

因此,孫堅只是堵門並不攻打九江,原本孫堅的想法就是等到了夜里,將部隊偷偷的送上岸去,然後從陸路攻擊。一舉拿下九江,但是吳景建議根本就不要攻打,這九江城一切都是依靠外面輸送的,只要堵上幾天,九江不攻自破。趁這個時間,正好看看江東世族各方的反應,以及陸家的反應。

孫堅采納了吳景的建議。

只是到了夜里,九江的水寨箭樓忽然起火。大門敞開,原來卻是在水寨中的守軍因為害怕被攻擊而投降了。碰上主動投靠的事情,孫堅也不能不接受,只好揮軍進入了水寨之中,這下子,九江等於是不設防的了。

孫堅想不進攻都不行了,走到堅實的地面上,孫堅的部隊立刻就從蟲變成了猛龍,在幾員大將的帶領下,幾乎沒有花費什么力氣,就將整個九江城拿下了,城中抵抗最激烈的地方也不過被程普一次沖鋒就攻了進去,唯一比較遺憾的是,九江府衙的大門被程普給打爛了,結果孫堅住了幾天沒有大門的房子。

一夜之間,九江城頭旌旗變換,在朝陽的照耀下,孫堅的大旗在長江邊上飄揚著,江面上戰船往來,正在忙碌的訓練,遠遠看去,整個江面都是孫堅的戰旗,那鋪天蓋地的樣子,大有一副席卷江東的豪邁氣勢。

中午,幾艘掛著朱家旗幟的商船停泊進了九江港口。

孫堅早就在碼頭上迎著寒風等待了,江面的風力還是頗大的,凜冽的寒風吹動著孫堅的大麾,露出他一身的甲胄,身邊的幾名將領也是一言不發的站在風中,任憑風雪吹襲,仿佛是一群雕像一般。

站在船頭的朱治輕輕的嘆了口氣,回頭看了看縮在皮裘中的顧雍,低聲道:「文台有英雄氣,只是有些過於剛強了。」

「這個年頭或許要剛強些才好吧,方大人說得對,若是江東世族不能抱成一團,北有中原強軍,南有山越異人,江東大好的地盤,遲早也是別人嘴里的魚肉,季寧公陸康固然深孚眾望,但是卻偏於保守柔弱,如果這兩人能夠攜手合作,才是我江東之福啊!」

朱治搖了搖頭,對顧雍的想法不以為然,雖然他們這次來就是抱著這個目的的,但是,朱治深知陸家的秉性,陸家從骨子里是看不上孫家的,雖然孫家號稱是名門之後,但是陸家才是真正的江東大族,孫家也不過是一個小地主罷了,用不少江東世族中人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種瓜的瓜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