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許貢的想法(1 / 2)

「如果我是孫堅的話,我就只用一支艦隊,一邊訓練一邊作戰,從九江到大海,甚至一直到會稽海灣,都會是我的戰場,讓江東三郡始終處於戰爭狀態,長此以往,江東總有折腰的一天。」

方志文一邊看著水面上輕輕晃動的鵝毛魚漂,一邊輕聲的說著。

太史昭蓉挺著大肚子半躺在池塘邊上的軟塌上,神色有些恍惚,似乎在打盹,香香趴在她的肚子上仔細的聽著什么,臉上不時的變換著驚奇的表情。

甄姜在方志文身邊也舉著一根釣竿,方志文的另一邊是李雪音,而小寧則在後面守著小爐子烹茶,遠處的草地上,方毅正在跟黃敘和田稚等人放風箏,不時的傳來幾聲爭執的聲音,還有方毅忘情的歡呼聲。

「你的想法倒是不錯,但是人家不會反過來從陸路打過來么?」李雪音不服的反問,手里的魚竿無聊的輕輕的左右搖晃,拉動著白色的魚漂,在水面上制造著一圈圈的漣漪。

「絕對不會的,這是性格和軍事力量決定的,雖然在基本面上劉繇可能占據著優勢,但是孫堅現在的策略應該就是想方設法的盡快抹平這種優勢,抹平這種優勢的辦法一個是消耗,就是我剛才說的;另一個就是提高自己的優勢,這就是內部發展和建設。因此,孫堅同時也會大力的打擊境內的山越蠻族,吸收其人口。而劉繇呢,因為守成有余進取不足,根本就沒有野戰的本錢,何談攻擊。這就像兩個相斗的人,一個很壯,但是沒有趁手的利器,一個較為弱小,手里卻有一把絕世神兵,壯漢束手束腳只能被動防御,直到自己的力氣被對手耗光。就算空有強大的軀體,最後還是一個失敗的結局。」

方志文一個形象的比喻,將孫堅和劉繇雙方的對比講解得清清楚楚,李雪音服氣的點了點頭:「好吧,就算是這樣。但是孫堅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也不是一兩年能做到的吧?難道在這個過程中,就不會發生別的變數么?比如劉繇忽然獲得了一個能戰的大將之類的,或者孫堅又跟別的什么人開戰了,拖累了自己的發展。」

「當然會有這個可能的。未來總是有無限的可能的,不是么?不過,那只是一種可能,並不會影響孫堅現在的決策,難道因為害怕將來的變故。現在就什么都不做么?那才是愚不可及呢。」

「嘻嘻,是呢。好吧,我問了個傻問題,那么方大將軍覺得江東會產生什么樣的變數呢?」

「呵呵,大將軍這個職位離我還很遠啊,倒是距離奉先不遠了。至於江東會有什么變數,那可能性是很多的,如果你是劉繇,對於這種無奈的局面。有什么想法么?」

李雪音愣了一下,隨即略微興奮的說道:「有啊,離間計如何?」

「可以,孫堅手下都是新得的地盤,離間當地世族。煽動暴亂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如何就不好說了。」

「那......刺殺,如何?」李雪音目光灼灼的看著方志文說道。

「孫堅事必躬親,打仗則沖鋒在前。行路不喜有人護衛在前,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過這么做恐怕只能擋住一時。擋不住一世!」

「孫堅若是死了,孫堅的勢力自然就煙消雲散,何來一世之說?」李雪音這是故意抬杠了,當然,她也想知道,方志文會如何回答。

「聽說孫堅的兩個兒子都很聰明,大兒子孫策更是有乃父之風,甚至猶有過之,更重要的是,孫堅的部下十分的團結,孫堅只不過是勢力的代表,孫堅死了,這個勢力自然會推出另一個代表,比如孫策。所以,勢力是不是會衰亡,要看勢力本身,雖然領袖的作用也很強大,但是勢力本身的凝聚力才是關鍵。」

嘴里回答著李雪音的問題,方志文雙眼卻是在盯著輕輕向下晃動的魚漂,顯然,下面有魚兒在咬鉤了,只是起鉤的時機非常重要,一般不會釣魚的人,往往都是錯失在起鉤的時機上,是不是一個優秀的釣手,這個也是一個評判的標志。

李雪音眯著好看的鳳眼,有些失神的看著水面上的漣漪,想著方志文的話,並且用這個評語來套三國時期諸侯的興亡過程,卻發現方志文的說法確實很貼切,說到底,諸侯也是一個利益團體的代表這個看法更接近事物的本質。

那么,現在方志文締造的這個龐大的密雲系勢力,是不是也會為了這個既得利益群體的自身的利益,最終綁架了方志文,而將方志文推向一條他並不想走的統一之路呢?說不定,方志文真的有稱帝的一天呢!想到這里,李雪音心跳不由得砰砰的加快了,臉上也有些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