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張魯的困局(1 / 2)

張魯是張良的十世孫,沛國人,他的祖父就是天師道的首代天師張陵,父親張衡,父親死後,張魯開始繼承天師名號,在當地傳道。

本來,張魯或者就只能作為一個天師道的祖師而存在,但是張魯的老媽很厲害,據說修得神仙術,偌大的年紀卻是少女之姿,居然攀上劉焉,劉焉入益州,張魯的老媽就運作了一番,然後張魯被任命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一同征伐漢中的蘇固。

蘇固基本上就是一個只會治政的文官,大軍來臨,膽小的蘇固直接開溜了,後來被張修逮住給殺了,張魯見大功都被張修弄去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設伏將張修誘殺,然後吞其兵眾,據地自守,基本上不鳥劉焉了,這個時候劉焉正忙著對付益州本地世族,也顧不上張魯,於是張魯在漢中做大。

張魯在漢中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在漢中宣揚『五斗米道』,為何要宣揚五斗米道而不是天師道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張修一直在漢中傳揚五斗米道,張修在漢中就如張角在冀州一樣,因此,五斗米道在漢中還是相當有市場的,而且,張修本人其實也可以算是天師道的一份子。

於是,張魯順手接過張修的大旗,開始實行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政策,應該說,張魯的政策還是很注重民生和愚民政策的,因此,在當地具有極大的號召力,這也是後來董卓軍隊南下寸步難行的原因所在。

本來董卓強攻漢中張魯並不害怕。畢竟有連綿的大山阻擋,董卓想要攻下漢中可不容易,更何況事實已經證明,董卓基本上是失敗了,而董卓的軍隊之所以還糜費錢糧的滯留在漢中,更多的可能是為了面子上的事情,對漢中並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但是,就在今日,張魯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長安朝廷任命了劉表為漢中都督。這明顯是要用劉表來分自己的權,但是由於劉表的身份特殊,自己也不敢輕易的動他,若是這個時候再撕了劉焉的面皮,弄得自己兩面受敵,顯然不是個好事。

於是張魯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屬下開會商討對策。

張魯的手下頭號謀臣,自然是閻圃了,不過也有楊松與之爭寵,楊松是本地大族。在張魯麾下,還有楊柏這個弟弟為奧援。與張魯麾下大將楊昂、楊任也是同宗,因此,楊松的地位一點也不比閻圃差,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張魯更加顧忌楊松的意見。

「諸位均已知之,如今董卓老賊任命劉表入漢中,其意何在,不問可知,奈何劉表身世尊顯。卻不能輕易處置,但若是任憑劉表在漢中立足,久必成患,本君煩憂,各位可有良策?」

楊松捻著稀疏的山羊胡子,眼睛一斜,有些不屑的說道:「身份尊顯又如何。我漢中山高林、密盜匪橫行,若是他在半路就死了,關我等何事?主公不必煩憂,此事尋一兩山民部族就可為主公解憂!」

張魯頗為意動。要知道張魯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否則也不會將張修擊殺取而代之了,如今劉表入漢中自然是為了奪權而來,自己難不成還要擺宴歡迎不成?楊松的意見確實可行,而且干脆利落,完全跟自己拉不上關系,到時候自己死不認賬,董卓和劉焉也拿自己沒有辦法吧!

不過,正當張魯暗自得意的時候,閻圃不屑的嗤了一聲開口道:「主公若是如此,禍不遠矣!」

張魯大驚:「子存此話何解?伯壽(楊松)的計策有何不妥?再說了,即使我等不找人下手,山路崎嶇,劉表也未必就能安全的到達南鄭城中,莫非他們還能硬將此事攀污於本君不成?」

「呵呵,正是如此,所以主公不但不能下手,還要想方設法的保住劉表的性命。如今董卓派兵攻打漢中,是名不正言不順,我們可以用矯詔偽命來抗拒,甚至可以斥其為國賊加以討伐,但是,若是我們被人栽上一個殘殺皇族的罪名,那可就真成了反賊了。主公,屆時被天下人共討之難道是好事?」

「哼!危言聳聽罷了!就算你說的沒錯,我漢中民數十萬戶,地豐戶足,兼有山川之險,足以自守,何懼什么天下討之,當年高祖據漢中而擒天下,何懼諸侯之威?」

閻圃仰天大笑,笑得楊松好不尷尬,張魯則有些莫名其妙,其他諸將各有表情,但是對閻圃,大家確實有些排斥的。

「好一個據漢中而擒天下!主公莫非也有高祖之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