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張昭出山竟投孫堅(1 / 2)

孫堅最近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雖然在丹陽郡的戰事沒有取得什么太大的進展,但是蠶食的戰略執行得順利,還有從江東各郡傳來的消息也讓孫堅滿意。

更高興的是,今日又有名士來投,其實這些時日以來,從江東江北來投效孫堅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是跟今天這位想比,就有些差距了。

今天來拜見孫堅的,是張昭張子布,曾經被屢辟不就的張昭能千里迢迢親自前來拜訪自己,孫堅心里的成就感是一發不可收拾啊!

今天天氣不錯,雖然北風正冷,但是天上卻是艷陽高照,在陽光下覺得心里都是暖暖的,張昭還沒到,孫堅就很高興的在大門階下去迎接,還請了張紘和顧雍來作陪,場面算是相當的隆重,即使張昭名氣足夠大,這面子也算給的相當足了。

張昭很客氣的與各人見禮,雙方略微寒暄之後,孫堅親自將張昭延請入府。

張昭在江東其實已經有些時日了,當初在城陽郡被方志文奚落了幾句之後,張昭就一改往日清高的作態,而是實打實的開始研究現實問題,思索造成大漢如今分崩離析情況的本質,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並且在徐州、豫州、江東等地實地考察了一番,最後張昭發現,世族力量最強的江東才是最有可能結束如今大漢亂象的地方。

為什么會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呢,因為根據張昭的認識。從古至今,所有的統治者都是精英統治。而且也唯有依靠精英統治才能獲得穩定的政權和政治體系,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非精英體制的造反者成功的。

這一點尤其是能夠從高祖劉邦的事跡中得到證實,劉邦曾經幾次幾乎被徹底擊潰,但是劉邦也從中不斷的吸取教訓,最後終於找對了正確的道路,團結世族依靠世族,最終造就了大漢的穩固江山。

反觀現在的中原亂局,其實就源自中原世族的腐朽。每一次華夏大地上的改朝換代,其實都是統治者腐朽造成的,也就是精英階層的退化,最後導致了混亂,而江東地區正是新興世族聚集的地方,這里的世族年輕,充滿了進取的活力。這點從他們不斷的與山岳蠻族戰斗,並且不斷的從蠻族手中奪取土地發展自身就能出來。

因此,張昭覺得只有依靠這一大批新興的世族,才能夠重新鑄造大漢的輝煌,至於中原的腐朽世族,都是應該被鏟除的對象。但是同時,這些腐朽的世族也在阻礙著新興世族的興起,所以在中原不可為,反而在江東大有可為。

於是,張昭南下。並且在江東四處考察,為自己的理論尋找證據。在他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之後,他來見孫堅了,他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孫堅是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

孫堅將張昭請進會客室,卻驚訝的發現,會客室內沒有服侍的侍女,只有他的兩個兒子。

孫堅有些詫異和尷尬,不過這個時候卻不好發火,只好沉聲問道:「你們兩個為何在此?這里的侍從呢?」

張昭也好奇的向兩個半大的孩子,一個英氣十足,十分有自信,目不轉睛的著父親,另一個溫潤自在,雖然有些緊張,但是卻並不膽怯,反而在偷偷的打量著自己。

「父親大人,侍從是孩兒打發走了,孩兒聽說今日名聞天下的子布先生會前來,孩兒覺得可以受到莫大的教益,因此自願來為父親和各位大人,以及子布先生侍奉茶水,以便能夠聆聽教益,請父親大人允准!」

孫堅心里一喜,但是臉上還是陰沉著:「此非我能決定,你們兩個應該向子布先生求請?」

孫堅說罷,輕輕的一側身,將張昭讓了出來,順便給張昭投過去一個求情的眼神,張昭笑著微微的點了點頭。

孫策和孫權兩人端正的站立好了,一起躬身給張昭行禮,孫策開口道:「還請先生允准小子兄弟二人隨侍左右得聞教益。」

「呵呵,兩位公子不必多禮,兩位如此好學上進,吾豈能不成人之美?」

「多謝先生!多謝兩位大人!多謝父親!」

連個孩子歡快的對視了一眼,去整頓茶具去了,不一會,就將熱茶奉上,然後乖乖的坐在一角瞪大眼睛伸長耳朵,真的是在虛心學習呢。

「讓子布先生見笑了!」孫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張昭笑著搖頭:「好學如此,乃是大人之幸,也是江東之幸!」

孫堅心里狂喜,但是卻沉著臉向兩個兒子道:「先生殷殷期盼,你二人萬萬不可懈怠。」

「孩兒謹記於心!」

張紘和顧雍也點頭嘉許,這兩個孩子確實給孫堅爭氣。

「子布先生此番前來,定是有以教我,堅才德淺薄,萬望子布先生不吝賜教,如此堅幸甚,江東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