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孫策報復偷襲黃祖(1 / 2)

其實孫乾大可不必這么認真,蒯良的說法始終也只是一個說法,荊襄世族可以敗給劉備,因為劉備是荊州牧,劉備是當今兩位天子的叔父,投降也好、易幟也罷,這都不算是丟人的事情。但是要將荊襄交給孫策,荊襄世族丟不起這個人!

黃祖就是抱定這種想法的人,黃家在荊襄可是百年世族,真正的大族,對於孫策這個半大毛孩子,以及孫家這種暴發戶絕對是不上眼的,因此他才會趁著給孫策幫忙就賴在宛縣不走了,其實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宛縣,說起來他的地盤是江夏,連薊春郡也不過是個跳板,只是認真的經營了潯陽一地。

他賴在宛縣原本是想要敲詐孫策的,誰知道孫策居然不聞不問捏著鼻子認了,這讓黃祖很尷尬,平白的撤走是不可以的,將宛縣席卷一空那就撕破臉皮了,於是,黃祖只好被吊在宛縣進退不得。

到了秋天,劉備忽然出兵討伐蔡瑁,黃祖無疑是跟蔡瑁乘一條船的,不過,他並非蔡瑁的屬下,而是蔡瑁的盟友,是荊襄世族的一份子,對於劉備和方志文,黃祖有自己的法。

劉備當年入主荊州,確實是拿不少的荊襄世族作法了,但是那也是無奈,劉備畢竟在荊州無根無基,他需要立威,也需要錢糧地盤、人口人才的支撐,因此才會對荊襄世族舉起了屠刀。如今時移勢易,劉備已經是當仁不讓的荊州之主。現在討伐蔡瑁又占著大義,而且從劉備現在的所作所為來,劉備對世族還是相當客氣的。基本上都不會為難他轄下的世族,甚至在人才培養上還相當的依賴於世族。

反觀方志文,幽州的土地政策本身就是對世族的一種根子上的限制和消弱,而黃祖正是一個土地情節十分嚴重的傳統華夏人,所以,如果在劉備和方志文之間選邊,黃祖現在是傾向於劉備的。至少劉備不會限制黃祖擁有多少土地。

因此,對於襄陽周邊的戰事黃祖是當作不見,只是去了一封信假惺惺的詢問了一下。蔡瑁自然明白黃祖的打算,但是仍然提醒黃祖小心孫策的反撲,只是黃祖沒有當一回事,他一直覺得孫策這個小娃子沒膽量。連宛縣都不敢前來討要。還敢動兵?

可惜,黃祖太不了解孫策了。

「主公,薊春郡本身地理位置並不重要,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但是潯陽這個城市卻很重要,這座城市是荊襄水軍向長江下游輻射的重要據點,如果我們取下這個城市,基本上就能將荊襄水軍關在上游。因此,潯陽才是我們這次的要點。宛縣不過是順帶罷了。」

張紘對著地圖總結了自己這次的作戰計劃,孫策凝眉思量了片刻,將目光轉向張昭,經過在這些日子的煅煉,孫策已經很適應他現在的主上身份了,身上隱隱的散發著主上的霸道氣勢。

「子布先生,某有兩個疑問想向你請教。」

張昭微微一笑,躬身道:「主公請說。」

「其一,我軍若是收回宛縣,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無人可以置喙其中,但是若是取下潯陽甚至整個蘄春郡,則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了,那么蔡瑁會如何想?方志文會如何想,又會如何做?其二,劉備來信說要與我合攻荊襄,那么是不是說江夏郡我們也能染指其中,若是將來劉備得了荊襄,難道他就不會覬覦長江么?還有長沙郡也是荊州治下,他會不會依照荊襄來辦理長沙郡事?」

張昭暗暗的點頭,小小年紀的孫策,現在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了,能夠從面前的事情想到長遠的影響,真是難為他了。

「主公所慮甚是。不過薊春郡之於蔡瑁,是無用的,原本也是為了牽制曹操才取下的,而且蔡瑁和黃祖之間的關系並非是從屬,而是合作結盟的關系,因此黃祖如何,蔡瑁並不一定會太過在意。再方志文,潯陽對於方志文的作用是商貿航線的保障,只要我們能夠保障這一點,方志文就不會反彈,更重要的是,現在南方牽制曹操的勢力唯有我們,方志文必須顧慮到這點。剩下的就是蔡瑁水軍的問題了,不過現在蔡瑁與劉備正鬧得不可開交,想必也不會兩線開戰的。」

孫策點了點頭,沒有出聲,繼續等著張昭說下去。

「再劉備與我軍未來的關系,肯定是既爭端又合作的關系,合作是為了抗衡曹操袁術,爭端則是為了搶奪地盤和長江的利益,因此我們對劉備是既要合作又要防備的,主公擔心其會圖謀長沙,這是肯定的,但是我們未必就不能圖謀江夏,並以此來平衡他對長沙的窺伺。當然,我們現在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東面,西面還是主守為好。」

「也就是結好劉備、防備曹操、攻伐劉繇?」

「對,主公所言精當!」張紘贊了一句,這十二個字基本上准確的涵蓋了孫策軍的對外政策。

孫策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么就按照戰役計劃執行吧,只是朱治這一路攻打潯陽的兵力稍弱,是不是調黃蓋支援一下,程普取下宛縣當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