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何去何從蔡瑁猶豫(1 / 2)

蔡瑁到底在猶豫什么?這個問題蔡瑁自己或許都很難回答,按說,他妹子是方志文手下頭號大將的夫人,在密雲的地位是有保證的,而且自己若是投效方志文的話,估計也至少是一個艦隊指揮,自己的幾個弟弟也能在軍中混個軍職,蔡家的權勢或許不如在荊襄地區的名聲響亮,但是實惠和影響力都不會低。

更何況密雲的地位和荊襄的地位可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如果膽子夠大的話,還盡可以沿著密雲繼續發展的方向去想像一下,以密雲的實力,遲早是並會吞幽州的,並吞了幽州就難免會向冀州、並州滲透。

按照方志文以及其部下的能耐,說不定將來真的能夠一統天下也說不定,所以,現在投靠密雲或許將來就是從龍之臣。

只是蔡瑁還是免不了猶豫,還是患得患失,所以說,他的骨子里可能就是那種不到最後一刻都不選擇的人。

現在選擇的時刻來了,而且果然是從外部而來的。

黃祖忽然宣布接受了劉備的任命,擔任江夏太守一職,其實他本來就是江夏太守,之所以忽然這么說,其實就是易幟的意思了,表示他已經從蔡瑁的陣營轉移到了劉備的陣營之中去了。

劉備大喜,一邊去信褒獎黃祖,一邊給黃祖許了樊山亭侯的爵位,黃祖對於自己換個旗子能得到個爵位很高興,更高興的是孫策居然退去了,朱治回軍潯陽。程普則撤到薊chun,江夏的危機解了。

劉備隨即下令黃祖帥水軍北上宜城,但是沒有命令黃祖進攻。黃祖也不敢進攻,甚至還偷偷的給蔡瑁送信,聲稱自己不過是做個樣子,實在是因為孫策逼迫過甚,沒有辦法之下的選擇,蔡瑁大罵其無恥。

雖然蔡瑁對黃祖的行為不齒,但是卻明白。自己不能再猶豫了。

隨即他找來了部下和太史慈,秘密的宣布了將會全面按照密雲參謀部的計劃行事,正式接受密雲參謀部的指揮。

蔡瑁的選擇其實大家早都出來了。除了這個選擇之外,蔡瑁還能有別的選擇么?

不過,蔡瑁終於作出的明確表態也算是穩定了大家的想法,或者還有些別的想法的人。現在也不再他想了。

太史慈隨即將參謀部的最新建議交給蔡瑁:出兵摧毀黃祖的水軍。

這倒是很對蔡瑁的胃口。對於窩里反的黃祖,蔡瑁自然是深恨不已的,而且現在襄陽城的防御用不上水軍,蔡瑁的五萬水軍整天也正無所事事。

於是蔡瑁與太史慈趁夜出發,悄悄南下宜城突襲了黃祖的水軍船隊,一戰而全滅了黃祖的水軍,黃祖只身逃回江夏竟陵,然後瘋狂的在竟陵建造防御設施。生怕蔡瑁一不做二不休先滅了自己再跟劉備掐架。

返回襄陽的蔡瑁隨即召見了在襄陽城里四處活動的孫乾,這次與會的還有太史慈。既然蔡瑁已經暗地里表態了,那么太史慈就不是外人了。

孫乾見到太史慈在場以及坐的位置,很快就明白了蔡瑁的選擇了,雖然這個選擇讓孫乾心里有些發酸,但是至少也說明這荊襄的事情要進入尾聲了,對於這點,孫乾還是十分歡迎的。

「孫大人這些ri子在襄陽真是忙碌啊,我襄陽的大大小小的世族可都走遍了?」孫乾聽得出來蔡瑁有些調侃的開場白其實暗藏著強硬的態度。

「荊襄人文鼎盛,在下自是仰慕不已,前往拜會以求教切磋受益匪淺啊,呵呵。」

孫乾的姿態擺得很低,意思是我不是來跟你爭口舌是非的,而是以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問題的。

「那么孫大人可得了什么收獲呢?」

「呵呵,收獲自然是有很多的,別的不說,至少黃家對在下是十分歡迎的,並且對荊襄的未來是十分好的。」

孫乾雖然姿態低,但是原則上的東西卻不能稍退的,黃家易幟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世族向孫乾暗示了想要投靠的意思。

「哼,一些自私自利之徒罷了,本官已經對其加以懲罰了,想必孫大人也得到消息了吧。」

孫乾干笑了一下,黃祖的失敗就是蔡瑁狠狠抽在劉備臉上的巴掌,而且孫乾很擔心,方志文對背叛者的報復心是很強的,或許黃祖的災難還不止於此吧,想到這里,孫乾不由得有些緊迫感。

「呵呵,大人威武。那么今ri喚在下來,就是為了傳達這個消息么?」

「非也。雖然本官有心繼續護持荊襄的繁榮,但是劉大人似乎要一意孤行,為了不使荊襄之地終會毀於戰火,我們還是盡最大的努力,來謀求以非戰的形式來解決彼此的紛爭,這是今ri請孫大人前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