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文和獻策平衡江東(1 / 2)

江東的形式的迅速變化也牽動著大漢各地諸侯的視線,包括正在為東海海戰連番遭受重創而有些焦躁的密雲城內的高層。

江東並非僅僅是江東人的江東,也是大漢的江東,整個大漢如今是一盤棋,頗有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架勢,江東的變化很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或者應該反過來,江東的變化其實源於荊襄的變化,而荊襄的變化卻又源於密雲的變化,密雲的變化又源於跨界時空道標的出現,以及曹操和袁紹的敵意增強,所有的這一切都能追本溯源,都不是孤立的事件。

因此,江東的變化也勢必會引起新一輪的連鎖反應,密雲的高層也絕對不會對此掉以輕心,何況江東其實距離密雲的勢力並不遙遠,而且,現在密雲正在東海大戰,對江東的變化也就更加敏感了。

「元皓兄,我仍然保留法,江東若是被孫策一鼓而下,對我軍在東海上的勢力絕對不會有好處,孫策肯定會覬覦海上的利益,乃至於與我們正面沖突,孫策不同於曹操和袁紹,這兩個人是毫無根基,而江東本來就是大漢造船業的興盛之地,在長江水系中還有不少湖區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他們完全可以依托這些地方,逐漸的控制長江,爭奪長江,進而發展到海面上來。」

蒯良作為陸軍副參謀長,開始融入了自己的角色,並且也正是因為他逐漸的在更高的高度上了解了密雲的一切之後,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多么正確,因此蒯良是很努力的在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蒯良的話獲得了劉曄和賈詡的贊同,這兩個人都在輕輕的點頭,田豐不置可否,徐庶接著說道:「問題可能會更嚴重,東海海面上如今不是我們一家在戰斗,還有大量的異人,如果孫策從這些異人勢力開始下手。情況會更糟糕!」

「可是,讓孫策做大原本就是預定的戰略,如果孫策不夠強,江東被劉備或者曹操占據的話,情況可能會更糟糕。諸位都知道這兩個人的潛力和實力。若是再得江東之地,真是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姿態啊!」

劉曄替田豐說出了他的顧慮,讓孫策據有江東與曹、劉抗衡,不但是方志文的既定戰略。也是參謀部經過反復推演的戰略構想,如今想要動這個戰略構想,可不是說說就能動的,這需要慎重的考慮以及進行大量的推演和更多的實際操作。

因此,面對這個么一個大工程。田豐不得不慎之又慎。

劉曄的話讓徐庶和蒯良都皺起了眉頭,江東的事情確實牽一發動全身,密雲的應對又何嘗不是呢?一旦密雲的應對有失,甚至可能會引發更加難以預測的大變局,而現在方志文正在全力消除和減少異世界對大漢的影響,在這個時候,最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

田豐盯著地圖,手指無意識在胡須上輕輕的滑動著,眼角忽然到老神在在的捧著一杯熱茶的賈詡。心里不由的一笑,這位被主公賦予重任的八階智者,每次開會都不大出聲,低調得仿佛一個路人一樣,得田豐都有些妒忌。但是田豐從來都不敢絲毫小覷於他。

「文和老兄,你這樣子,似乎胸有成竹啊!」

賈詡被一口茶給嗆住,劇烈的咳嗽了幾聲。一邊搖手道:「哪里有什么成竹在胸,我這是見在座諸位都是驚才艷艷之輩。因此趁機偷懶罷了!」

賈詡的話讓大家不由得莞爾,這位老大哥確實是個非常會做人的人,至少不會讓人有什么戒心,更不會讓人討厭。

「文和老兄太謙虛了,如今我們面臨的困境文和老兄也在眼里,何不出個主意?」

賈詡見大家都殷切的著自己,眼睛轉了轉,想到自己自從任職以來,似乎都是在打醬油也不好,於是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說說淺見,就當是拋磚引玉可好!」

「呵呵,文和大哥請說,我等洗耳恭聽!」徐庶呵呵的笑著應道。

「這事的起因有二,一是主公既定的戰略,一是孫策集團本身有這樣的實力,這兩者結合,形成了今天的這個局面,或者說,這里面本來就有我們促成的因素在其中。反觀我們如今的問題,是擔心孫策做大之後影響我們在東海的戰局。」

眾人一頭,賈詡這一番話自然只是個引子,這些東西在座的自然都知道。

「所以,此事的根源其實不在於孫策有多強大,也不在於孫策將來會不會跟我們和異人爭奪海上的制海權,其關鍵在於是否會影響東海的戰局,那么,我們不妨反過來。如果我們想要在東海戰局中取得優勢該怎么辦?第一,加大我們的海軍建設速度,包括海港、造船廠等一些列造船產業;第二,豐富的兵員和水手資源;第三,主公的釜底抽薪之策完成,舍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么?」

徐庶轉了轉眼珠:「有,敵軍自行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