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龐元設計顏良中伏(1 / 2)

呂布和袁紹都不約而同的采用了相同的步調,集中力量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袁紹是圍繞著廣平、巨鹿,大量的消耗包括玩家部隊在內的敵軍力量,當然,自己的傷損是無可避免的,特別是玩家部隊,冒險精神太大的玩家部隊經常會遭受慘重的損失,因為袁紹和張角的部隊接到的命令都是優先消滅野外的玩家部隊。

廣平城外的圍城戰相對要平淡一些,雙方打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遠程部隊的互相轟擊上面,步兵的交鋒多是淺嘗輒止。

袁紹是不希望太早打下廣平,至少在黃巾軍外圍部隊還十分活躍的時候,取得廣平基本沒有什么戰略意義,相反留著廣平還能多一個攻擊點。

至於張角,他是沒辦法,人家袁紹不想拼命,難道張角出城去主動攻打袁紹的營地么?那不是以短擊長么!因此,在被動的選擇下,張角也只能陪著袁紹拖時間。

問題是公孫瓚忽然參戰之後,原本對張角有利的時間現在反而不利了,張角和袁紹都被在背後插刀子,但是袁紹的身體顯然更強壯,即時呂布在後面狠命的捅刀子,袁紹一時半會也還頂得住,甚至就算是河南的地盤都丟了又如何,只要能將張角這個心腹大患解決了,從戰略上衡量,這個交換也是值得的。

而公孫瓚在張角背後的放血,卻足以動搖張角的根基。一旦太行山里的根基被挖掉,張角的龐大事業就動搖了,甚至會整個崩潰掉也說不定。

基於這個認知。袁紹自然更堅定了穩扎穩打的信心。

同樣,為了讓袁紹的想法和戰略構想得以成功的實施,顏良的壓力其實蠻大的,呂布可以說是如今大漢公認的戰力第一,顏良對上呂布基本上是心里沒啥底氣的,幸好,袁紹也明白這點。因此給顏良的命令是且戰且退,魯郡和泰山郡都可以逐步放棄。

只是呂布似乎並不會按照顏良的設計來走,因此。也就有了突襲東阿的舉動,如今呂布主動的將戰線拉長,一方面是想要讓顏良顧此失彼,另一方面。也是在誘使顏良主動出擊。畢竟戰線長了漏洞也就多了。

但是顏良很穩重,或者說有自知之明,自己的騎兵連方志文手下隨便來一個騎將出來都能收拾,想要去跟呂布的騎兵叫板顯然是在自討沒趣,何況,顏良的戰略任務就是拖時間,在戰場上拖時間的首要條件就保存自己打擊敵人,若是冒險出擊。隨時都會被對手抓住破綻給於痛擊,這對顏良來說完全沒有意義。顏良心里絕對沒有想要擊敗呂布的意思。

於是,在河南濟北到魯郡這一條戰線上,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呂布的部隊圍攻顏良防守的堅城,想方設法的要消滅顏良的有生力量,顏良卻是死都不出城,有本事你就攻城,城防被毀得差不多的時候顏良的騎兵就想辦法來接應部隊撤退。

隨著顏良的逐漸收縮,每一個城市里面將會聚集更多的部隊,呂布的攻擊也就變得更加困難,這種壓縮式的打法絕對不是呂布想要的,他是沒有辦法,顏良實在是太穩重了,絕對沒有一點點的冒險精神。

「將軍,想要打破眼前的局面,就必須將整個戰線一舉破除,最後的辦法就是在敵軍側後或者腹地另開戰場,是其防線失效,在敵軍重新調整的過程中,尋找更好的戰機。」

龐元的話呂布很贊同,可是縱觀整個戰場形勢,這種打破僵局的契機真的存在么?除非張寶肯發力,從側背猛擊濟南郡。

但是這顯然不大現實,首先東海和城陽郡的戰斗會拖住張寶的腳步,另外,濟南郡被袁紹經營了相當的時間,城防和部隊方面都更加的強大,張寶想要在濟南方向取得進展,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復慶,你說得倒是輕松,問題是,哪里有這樣一個地方,能夠讓我們輕松的將顏良的布局打破?」

龐元苦笑了一下:「是啊,方法很簡單,但是實施起來卻很難,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黃河進行兵力投送還有這個可能性,可惜」

趙浮的水軍現在勉強能夠在延津到東阿這一段很長的河道上完成防御和警戒任務就很不錯了,想要具有河道的控制能力和投送能力,那是不用妄想的。

呂布搖了搖頭:「如果可以實現的話,復慶的意思是攻打歷城?」

「是的,如果仔細分析地形就可以發現,實際上濟南與濟北、泰山等郡連接的要點就在歷城,雖然從泰山郡也可以直達濟南,可是那些都是山路,甚至要翻山,適合大部隊行進和補給的道路,只有歷城到盧縣這條道路。」

呂布略微興奮的接口道:「如果我們打下了歷城,則濟南與濟北等地的聯系就被切斷了,這種事情顏良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因此必會瘋狂反撲,重新拿回歷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局面就活了?」

「正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