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天下之大且往觀之(1 / 2)

「最後再看江東,張子布、張子綱能佐助年輕的孫策堅守廬江,奪取江夏,攻滅劉繇,是孫策鼎立江東而拒諸侯,應該也是天下英才。倒是周公瑾,年紀輕輕,尚未作出什么像樣的功績來,談何天下英才呢?」

方志文搖頭:「時勢造英雄而已,孫策當立非全是這兩人的功勞,而是大勢所趨,但當然,有了這兩人,是孫策在與劉繇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最終時勢選擇了孫策,也有這兩人的功勞。至於周公瑾,我看的是他的潛力,如此年輕就能夠與張昭、張紘並立,豈是幸進能解釋的?」

「這先生是在賭自己的眼光么?」

方志文咧嘴笑了:「當然不是,我是從異人那里看出來的,呵呵。」

子敬莞爾。

「這天下英才得一人則足以分疆裂土,幽州如今有三,所以天下大勢北移,或與適才先生關於海港之所言相合。」

「呵呵,子敬聰敏,眼光獨具,能從人才的去向判斷天下氣運的流轉,心思不可謂不巧!人才與大勢互為表里,幽州政體穩定,民生安定,經濟繁榮,自然能夠吸引人才到來,同時,這些人才的到來,也反過來再促進密雲的發展更上層樓。而且密雲的發展是開放的,面向外的,而不是向內的,因此有著更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

「向外?」

「對啊,你可曾看見幽州如這些中原諸侯一樣打來打去爭奪生存空間?幽州多外戰。從胡族手中奪取土地,於蠻荒之地開拓樂土,如今幽州忙著與異人合作。合力抗擊外來的侵略者,你看中原諸侯都在做什么?如此鼠目寸光,只會盯著家里這祖宗留下來的田產打個你死我活,豈不知強大的敵人已經到了家門口,與這些人談什么將來?」

子敬愣住了,方志文的一番話讓他從另外一個更高的角度上,看到了自己以往從來都不曾看到過的世界。卻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么?

再看之前自己覺得英雄輩出的大漢中原之地,忽然覺得他們正如方志文所言。頗有蠅營狗苟之嫌,再看幽州同為漢人的官民,卻在用不一樣的態度和認知,面對著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以寬廣的如同大海一樣的胸懷。准備並吞這個龐大的世界。

想到這里,子敬不由得有些蕭索,心目中的英傑豪強們正在黯然褪色,而另一個世界,似乎正在大海的另一邊,向著他招手。

「先生說起跨界而來的異界入侵者,可有親眼見過?」

「當然,在永明、樂南、幽州。甚至在小葉島上都能看到這些來自異界的神秘生物,看上去非常的有趣。有的美麗絕倫,有的恐怖駭人,還有異世界的人們,也跟我們不大一樣,那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地方。」

方志文說得子敬向往不已,忽然心里生出了想要行萬里路的想法,不過一想到好友的邀請,又有些猶豫。

「傳說在東面不遠的大海上,我大漢的水軍已經與入侵者大戰了幾次,可是真有此事?」

「當然,而且那不叫水軍,應該叫做海軍,最大一次海戰就發生在不久前,雙方投入了將近兩萬條兩千石以上的大船,還有數萬小艇,那場面才叫恢宏,你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情景會是多么震撼人心,我大漢將士經過浴血奮戰,徹底全殲了入侵者,不過自己也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方志文的話將子敬帶進了當時那驚天一戰的想象中,與此同時,耳中傳來遠處幾個年輕人的高談闊論,說的正是江東大豪孫策的崛起,其中一位正在與有榮焉的細數江東英傑如何與中原豪強抗爭,終於能凝聚一股矗立江東。

看著那些眉飛色舞、高談闊論的年輕人,子敬仿佛看到了不久之前的自己,忽然間,子敬覺得很慌張,自己若是繼續像那些年輕人一樣,沉浸在自己虛構的指點江山之中,是不是太可怕了一點。

如果對面這位氣質超拔的先生所言俱是事實,自己現在就像是井底之蛙,而想要拓寬自己的眼界,唯有跳出江東,跳出大漢這口井,去看看更廣闊的天地才行。

一念生而天地知,子敬心下做了決定,臉上流露出來堅毅之色,他毫無防備的神態自然被方志文等人盡收眼底。

方志文眯著眼睛一笑,對自己夫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太史昭蓉自然知道,自己的夫君又打起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的主意,只是這個年輕人難道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人才么?從剛才的談話中倒是能夠看出,這個年輕人的頭腦很好用,眼光也頗有獨到之處,或許還真是個人才也說不定,如今幽州又鬧起了人才荒,不,應該是一直都在鬧人才荒,夫君能意外的找到個人才,太史昭蓉也為夫君高興。

「子敬,可是被我這一番話勾起了游興?有心前往幽州一行?」

「呵呵,在下確有此意,莫非先生也要北上,如此正好結伴同行。」

「呵呵,我到不是要北上,而是要東去!」

「東?莫非是去小葉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