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公孫發力張遼收縮(1 / 2)

袁紹忙著打青州,忙著打兗州;袁術忙著攻打別人,然後忙著被別人攻打,接著竟然忙著要做皇帝;董卓忙著到河東郡開片,忙著到弘農郡開片,然後忙著在函谷關西側大建要塞,似乎准備造出第二個潼關來;劉備和曹操也很很忙,忙著擴張自己的領地。

公孫瓚呢?

其實公孫瓚也很忙,公孫瓚隔山打牛,妙手摘取了樂平國,順便圓了上黨郡,算下來,公孫瓚手頭也有了三個郡國,三四百萬的人口,雖然與他的鄰居袁紹和呂布相比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好歹也不再是躲在一隅仰人鼻息的日子了。

袁紹忙著驅逐黃巾並吞冀州的時候,公孫瓚也是趁機撿了便宜的,至少在太行山中的那些重要的關卡基地都被公孫瓚弄去了,有了這一條在山中形成的隱形城市帶,上黨郡與樂平國之間的連接就更緊密了。

公孫瓚迅速的消化著新得的土地和人口,而他的對手張遼也在痛苦的承受著損失,公孫瓚與袁紹媾和,讓公孫瓚沒有後顧之憂,南邊有黃河阻隔,而且不管是袁術和呂布,現在都沒有功夫對付公孫瓚了,於是,公孫瓚的所有野心和**,都必須有張遼來承擔。

老實說,張遼手頭的兵力未必就比公孫瓚少,但是張遼要守護的地盤卻比公孫瓚大得多,而且張遼還必須面對雁門北邊的鮮卑族和連部,以及西北面的鮮卑河西部族的襲擾。這么一來,張遼的處境就相當困難了。

再看南邊,太原郡的三面幾乎都是公孫瓚的地盤。公孫瓚又精擅騎兵戰,張遼必須用更多的守軍來保護這一條長長的戰線,以力保太原不失,力保晉陽不失,同時還必須確保晉陽到新興再到雁門這一路的暢通。

反觀公孫瓚,則具有全面的戰役主動性,戰線可以從西河國到樂平國三面出擊。甚至還可以利用太行山,將機動部隊運作到新興郡、雁門郡進行襲擾,如此大的選擇度。讓公孫瓚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在這種嚴重戰略失衡的狀態下,戰爭已經是不可額避免的事情了,不僅張遼充分的認識到這種可能性,連遠在濟北的龐元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

「將軍。如今我軍主力即將西移。投入到與袁術的大戰中去,而公孫瓚經過這段時間的修整,應該已經完全的吃下了前一段時間的地盤,由於戰略上的明顯優勢,已經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的野心了,所以我們必須對北部戰區的戰略進行重構。」

呂布蹙眉看著地圖,並州可是他的老家,如今卻漸漸的落進了一個外來戶的手里。更可恨的是,這個外來戶還是方志文給趕出來的喪家犬。可是就是這么一只喪家犬,如今卻弄得自己焦頭爛額,呂布就是再不願意承認心里卻也明明白白,自己還是遠遠不如方志文的。

如今龐元的問題呂布雖然也不想承認,但是還是需要面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收縮,放棄外圍強化核心,然後跟公孫瓚打防御戰、消耗戰,待到中原安定,就是公孫瓚的末日!

「戰略收縮吧,重點防御太原、雁門、雲中和定襄四郡,這四郡人口密集,城市之間距離短,部隊的防御相對就變得簡單多了,而敵軍進攻的難度卻在大幅上升,而且放棄雁門北部之後,能夠脫離與北方鮮卑人的接觸,解放大量的騎兵南下、西進,至於朔方方向的河西鮮卑,如今給我們造成的麻煩是很有限的。」

龐元眯起眼睛想了想:「將軍的意思是將雁門讓給公孫瓚?」

「呵呵,怎么可能,給公孫瓚是個膽子他也不敢拿,這種事關我漢族利益的地方自然是不能輕易放棄的,只有交到方志文的手里才讓我放心。」

「可是若是,若是將來我們與方志文開戰,雁門的位置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我說的是雁門關以北的雁門,以南的舊雁門郡仍然控制在我。而且將來若是真的有一戰的話,我想這戰場肯定會在黃河左近,方志文那人是不會將戰爭放到家里去打的,你試想,如果我們擊敗了袁紹渡河北上,難道方志文會無動於衷?眼睜睜的看著我們並吞冀州,我看不會,他一定會搶先拿下冀州,然後在黃河左近與我開戰,若是我無戰心,則與我隔河而治,否則定會打到我無力北顧為止。」

龐元尷尬的笑了笑:「將軍的言下之意似乎將自己始終放在弱勢的一方了,難道我軍不能搶先一鼓而下冀州么?」

呂布苦笑了一下,摸了摸腰間的劍柄,緩緩的說道:「我也不想如此想,但是方志文的強大,並非是武力軍隊的強大,而是整體的強大,想想幽州那三千萬人口,某家就有種無力感,因此不得不未慮勝先慮敗啊!」

龐元看了呂布一眼,又低頭看著地圖,半晌沒有出聲,房間內安靜的很,室外的知了鳴叫聲甚至顯得有些刺耳。

「也罷,方志文就算再強勢,也從來不會拿漢族的利益開玩笑,將軍說得對,雁門只有交到他的手里才讓人放心,至於將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吧,隔河而治也未必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