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董卓暴亡雍州兵亂(1 / 2)

董卓真的死了么?至少在牛輔看來是真的死了,他的屍體就放在這里,沒有像英靈殿上有名的那些武將一樣,死了之後化作白光消失,這就說明董卓是真的死了,沒有機會復活了!

在那個宮女的巧言勸說之下,牛輔充分的認識到了自己還沒有成為能夠替代董卓的人物,雖然他也一度以為自己能夠替代。

反復衡量之後,牛輔向天子跪下,決定暫時向天子效忠,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說,牛輔這一決定,立馬斷送了他可能成為軍閥的希望,因為長安的聰明人太多了,他們是不會再給機會牛輔成長的,所以不敢冒險的人,是不能有大收獲的。

牛輔砍下董卓的腦袋,打開了宮門,宣稱自己奉旨大義滅親,斬殺了殘暴無道的董卓,解除了懸在長安百姓心頭數年的夢魘。

在宮門外的大臣對此表示歡迎,並要求牛輔盡量穩住長安城內的兵馬。

只是,所謂的盡量穩住長安城內的兵馬不過是為了讓大家有機會去收買牛輔手下的將官罷了。

牛輔平日里依靠著董卓女婿的身份作威作福,事實上並不得人心,如今董卓身死眾將其實都是人心惶惶的,生怕被清算,不過這個時候那些平日里不大看得起他們的世族們來了,他們通過種種的許諾和實利,試圖收買這些手握兵權的將官。

這些將官這才恍然大悟,他們身上的價值現在是非常高。這個時候不趁機撈取好處,更待何時。

至於天子,此刻還驚魂未定。對於大臣們興奮的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意見根本就無所適從,以前都是由董卓來主持朝政,天子心里雖然極度的不滿,但是也不敢表現出來,心里卻總是盼望著自己能夠真正掌權,可是真的到了讓他拿主意的時候,天子才發現。原來決策是那么困難的一件事。

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人嘴里能說說出不同的道理,每一個道理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左也不是右也不成,討論了半天時間,天子是一個決策也沒有做出來,看著自己面前吵來吵去的朝臣們。天子終於明白。自己似乎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么聰明能干,既然這樣就應該找一個能干的人出來。

記得先皇曾將說過,只要找到能干的人,事情讓他們去干,干得好是天子的功勞,干不好就是大臣不得力,天子要做的不是管理天下事,而是管理這些能干的大臣。

這一刻。天子悟了!終於邁出了他作為天子的第一步,也是最錯誤的一步。將權力交給能干的人!實際上,先皇說的是將權力交給忠心的笨蛋,然後將事情交給能干的人。

那么在天子眼里能干的人是誰呢?最能干的人自然是司馬防和盧植了,兩個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每次朝會的時候,都是這兩個人要表奏的事情最多,處理的事情也最多,而且事情都處理得非常好。

於是天子清了清嗓子,將亂糟糟的吵雜聲鎮了下去,這才開口道:「董賊伏誅,如今長安城里百廢待興,雍州和西涼更是人心不穩,朕覺得應該先穩定朝堂,然後天下萬民才能安穩,四境自然也就平息了。」

「陛下說得甚是,陛下的意思是」

「朕以為應該首先重整人事,提拔賢能罷斥賊黨。」

「陛下英明!」

群臣一陣欣喜,很顯然,天子終於想到了他們的功勞了,雖然他們剛才自己不好意思說,但是也若有若無的暗示著,如今天子終於發現了,於是眾口一詞的贊美天子,天子心下暗喜,暗道自己的想法果然是對的,先皇就是厲害啊!

「朕以為應該任命司馬防為大司空,錄尚書事,任命楊彪為司徒,錄尚書事,任命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任命盧植為前將軍,掌京軍,任命牛輔為後將軍,掌京衛,其他人各有升賞。如此大家則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也無需在此爭論不休。」

天子的話讓大家有喜有憂,不過卻沒有人能說出反對話,這個任免看起來挺公平,天子也確實用心了,不過這么一來司馬防和盧植似乎撿了大便宜,只是現在諸事未定,加上城外的諸軍也還沒有著落,大家也沒有那么多的心思爭執,不如就現在這么安排,然後再看各方努力的情況,最後花落誰家也還未可知呢!

於是這份看似選拔賢能的詔旨迅速的被落實了,天子手里的權力也迅速的交了出去,天子不用再擔心該如何處理那些讓人頭疼的事務了,不過同時他也喪失了進一步攬權的機會。

司馬防和盧植都是能人干才,楊彪是個聰明人,不過卻相對的保守和膽小,馬日磾已經老了,權力落進這四個人的手里,其實最終就是落在了司馬防的手里。

司馬防抓住這個機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與盧植堅定的站在一起,然後用官職和金錢美女收買京中的實權將官,第二件事是就是與楊彪、董承等人商議,讓世族拿出糧食給朝廷,朝廷用來年的稅賦和政策作交換。

暗地里,司馬防派出自己的兒子和精干的屬下,分別前往各個領兵在外的將領處,試圖說服他們接受司馬防和盧植的領導,重新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周邊諸侯。

可憐的牛輔很快就發現,他的部隊開始散了,很多的部將都不聽招呼了,他在家里請大家前來,結果來的不到三分之一,看來那個女刺客說得沒錯,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做梟雄的人,幸好自己選擇了保命,否則真是要身死族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