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一紙詔書華雄臣服(1 / 2)

一切都准備就緒,華雄正打算率軍出發,向著長安這個未知的未來前進的當口,天子的詔書到了。レ♠思♥路♣客レ

不過李儒似乎早有所料,沒事就在潼關西面的城門附近溜達,當他看到打著天子旗號前來傳詔的天使時,立刻命令從人將之擊殺,只是這里畢竟是華雄的地頭,華雄的那些部將也不都是蠢人。

見李儒當街殺人肯定覺得奇怪,不過李儒手快已經將詔書給弄走了,守門官只好將這事情匯報給了華雄,華雄則嗤之以鼻,暗道李儒小人行徑。

事實上,來傳詔的天使不止一個,還有異人接了任務來送詔書的,華雄猜測或許就是為了預防類似李儒這種居心叵測的人,當然,事實上司馬防是為了預防居心叵測的異人搗亂,想不到卻正好將李儒的行徑給揭露了。

或許李儒大大方方的與華雄商量還不會讓華雄如此介懷,李儒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情顯然有種在玩弄yin謀詭計的意思,華雄心里難免會對李儒的動機起了戒心,再一看天子的詔書,不但給自己升官進爵,仍然駐守潼關,還答應盡快的為自己調撥糧草,還問自己有什么困難,這中態度顯然不是想要秋後算賬的態度,怎么看都像是在拉攏自己啊!..

再想想李儒的所作所為,華雄頓時明白了,李儒所說的東西很可能是危言聳聽的,意圖就是想要鼓動自己的去長安給董卓報仇,至於自己將來會遭到清算什么的。都是誇大其詞用來忽悠自己的,而自己似乎是上當了,不過。幸好事情還沒有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但是想想董卓身死之後,自己作為一個心腹將領,不但不能為其報酬,反而轉頭就投靠了殺害董卓的太子,這是不是有些忘恩負義的感覺,想到這里,華雄又有些猶豫。

正在這時。司馬防的另一封私信也通過異人送到了華雄的手里,這一封信,讓華雄徹底的改變了主意。

「華將軍。准備的如何了?我們何時可以出發?」

李儒疲憊的臉上顯得有些焦慮,這中情緒出現在一個謀士的臉上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但是現在李儒的情緒並不是很正常,心態也不可能平穩。他的內心此刻被仇恨和患得患失所充斥著。

「此事某已經下令暫停了。一切都恢復原狀,謹守潼關以防有變,長安,某不去了!」

「不去了!這是為何!?」

李儒大驚,不是說好的去長安么,怎么才過了一天,華雄就變卦了!

「不去了!因為某不想讓整個雍涼都陷入亂戰之中,如今天災正烈。若是再起戰亂,雍涼百姓水煎火燎如何生存。軍師為了太師報仇固然無可厚非,但是若是用雍涼百姓萬千生民的xing命來報這個死仇,卻談不上忠義了!」

李儒一愣,隨即恍然:「我明白了,你定是收到了天子的詔書,想不到我費盡心機還是沒有堵住,華將軍,你千萬不要被天子詔書所蒙騙,將來,天子必會清算你們這些太師的得力臂膀、忠心黨羽的!如今的天花亂墜,不過是為將來秋後算賬所做的准備罷了!」

華雄搖頭:「軍師如何說某都認定一個理,不能讓雍涼陷入戰亂,否則我等有何面目去見父老鄉親?」

「你!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小人!」李儒雙眼赤紅,指著華雄大罵不已,華雄伸手將滿臉怒氣的手下擋住,任由李儒痛罵不已。

直到李儒罵的口干舌燥、頭昏眼花了,華雄還是只是坐在案台後面靜靜的聽著,臉se都沒有變化,這不由得讓李儒沮喪不已,原本想要激怒華雄,然後再行激將,誰知道華雄居然無動於衷,這讓李儒十分的無奈。

李儒嘆了口氣:「看來華將軍是打定主意做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了?」

「軍師此言差矣。當初末將得太師看重,薦拔於軍伍之中,太師對末將有賞識之恩,有信重之義,但是這僅僅是私誼,俗話說,官不私授,末將的官職是朝廷所授,天子臣屬,與太師何干?要說恩義,不是應該為朝廷盡忠,為天子守義么?」

「難道太師的恩情就可以忘記了么?」

「太師在世時,嘗說匡扶天下、中興大漢!如今我等雖不能匡扶天下中興大漢,但是至少也要保一方平安吧,否則如何對得起太師的教導,對得起朝廷的信重?倒是軍師,你以私害公,蠱惑我等行那不忠不義之事,如果某沒有記錯,軍師也是朝廷的大臣,身為天子之臣,卻要行悖逆之舉,這才是忘恩負義吧?」

李儒驚呆了,什么時候華雄變得這么能說會道了,難道是有個高人隱身幕後在指點華雄,這會是誰呢?

「好一個忘恩負義,好一個忠於天子,華雄!不論你如何說,你見利忘義的本質都不能改變,太師真是瞎了眼啊!居然會信重你這么一個卑鄙小人,我羞與你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