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幽州西擴雁北歸附(1 / 2)

張遼接到了呂布的書信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一度懷疑這是別人偽造的書信,但是反反復復的確認之後,張遼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呂布的親筆信,事實上,那種語氣除了呂布之外,似乎別人也模仿不來。

反反復復的看了幾遍,張遼臉上的神色變化不定,終於長嘆了一聲,回到書案邊上,迅速的書寫了幾道命令,命令郝昭放棄鄔縣,沿著汾陽一線撤退到樓煩,而張遼自己也將緩緩的退向樓煩。

同時四處張貼布告,讓太原百姓立刻北上雁門,在那里將會得到救助,至於逃散的世族,張遼也沒有心情去管了。

樓煩的北面有舊長城,也是雁門與太原的分界線,按照呂布與方志文的協議,張遼、郝昭和成廉三人將會轉而隸屬與方志文指揮,並且接受幽州的後勤支援和整編,期限是三年,這三年里,張遼的任務是全力協助方志文攻打河西鮮卑和匈奴殘余。..

至於公孫瓚,張遼已經不必再理會了,想必公孫瓚也不敢再向北進,為了幾個貧瘠的州郡招惹方志文這尊大神的。

說的好聽點,張遼是被租借給方志文三年,說得難聽點就是被賣給了方志文,這筆交易讓張遼沒有了缺糧斷頓的憂慮,也讓呂布甩掉了張遼這個大包袱,而且還能額外的多得到一些糧草。

不好的當然是公孫瓚平白的多了太原郡和大部分的河西郡。而且公孫瓚的背後從此之後沒有了張遼的牽制,這對公孫瓚無疑是個好消息。

張遼的大踏步的後撤,公孫瓚自然是跟在後面輕松的接收地盤。隨後雙方在太原廣武、樓煩,西河河曲、神木的長城一線默契的停了下來。

公孫瓚不敢繼續北進一來是因為自己已經吃下來老大的一塊地方,必須加以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方志文的書信已經到了,定陶朝廷已經將雁門五郡劃歸征北將軍治下統一管理,以對抗來自河西的鮮卑人入侵。

也就是說。公孫瓚的頭上已經是方志文的地盤了,現在公孫瓚還沒有狂的想要去打方志文的主意,雖然他也曾經動過聯合袁紹反擊方志文的念頭。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糧食問題以及南邊的呂布,這個念頭就迅速的打消了。

方志文雖然強大,但是做事從來都不會做絕,而且很少主動的攻擊誰。只要公孫瓚不去招惹方志文。方志文多數也不會理會公孫瓚,而是專心與與鮮卑人對抗,這似乎是方志文的愛好。

張遼退守樓煩,隨後部隊再次向北,前往強陰接受整編,樓煩被高順的部隊接管,高順的副將折信獨立成軍,駐扎西河郡平定。一東一西擋住了公孫瓚北向的通道,張遼時隔多年之後又與高順這個老部下又見面了。只是大家的心情都是很復雜的。

方志文率黃忠部隨即西進到朔方的臨戎和沃野地區,將周圍的人口全部集中到了改了名字的林榮城,准備發起又一次的大規模造城運動。

之後,完成整編的張遼率部進駐臨河,與方志文部一北一南擋住了河西鮮卑東進之路,成廉整編後駐軍五原城,郝昭則駐軍雲中城,與強陰連成一條大城市帶,貫通了整個北方五郡。

由於人口被集中到了大城市中,方志文將五個郡合成了兩個大區,一個是雁門區,包括雁門郡、定襄和雲中,一個是朔方區,包括朔方、五原和西河郡長城以北的地區,方志文調荀衍任雁門大區的太守,自己親自管理朔方大區,整個的行政工作迅速的展開。

在這兩個大區中,將集中精力建設了林榮、臨河、五原、朔方、平定、雲中、定襄、桐過、樓煩、善無和劇縣這十一座城市,力爭將這些城市都盡快的升級到三級城鎮,形成堅固的大城節點。

這其中的錢糧支出自然也不是少數,不過,原本方志文就是要花費大量的錢糧來救助受災的近三百萬並州百姓的,如今正好將這些錢糧都當做工錢,動員並州百姓發起了大建設的**,而在建設自己家園的過程中,災民們也同時重新的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對新家園的感情,這一套政策從細致的具體工作,再到思想上的引導宣傳,幽州的官府都已經是經驗豐富了。

雁北五郡很快就從一片凄慘的人間地獄變成了轟轟烈烈大建設的場景,這讓張遼、成廉等人看得是目瞪口呆,同時也對方志文的能力佩服得是五體投地,真是大手筆,有錢人啊!同時他們心里也不知不覺的對未來的雁北五郡充滿了期待,都想看看雁北五郡在方志文的手里會變成什么樣子,說起來,這里可是他們的家鄉啊!

「這里叫雞鳴塞,是長城在陰山山脈最西端的一個小小的關塞,不過如今已經廢棄了。」

張遼坐在馬上,向著身邊的方志文解說到,方志文默默的點頭,眼神里閃爍著好奇和感慨的神色,張遼覺得很奇怪,莫非方志文以前來過這里不成?

太史昭蓉更加熟悉方志文,知道自己的夫君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感慨,至於原因么,誰也不知道,問他他只是胡說八道的帶過,後來太史昭蓉也不深究了,只是默默的接受並且陪著夫君就好了。

他們三人的後面,郭嘉和劉曄、魯肅正在低聲的說著什么,魯肅現在很忙,因為方志文雖然親自擔任著朔方大區的行政首腦。實際上工作的可是魯肅,因為魯肅太年輕,所以方志文暫時先頂著這個名頭。等到魯肅上手了,就將魯肅任命為朔方太守,然後慢慢的再向中樞過度,未來魯肅肯定是要做書記從事這個主管外事的第一把交椅的。劉曄則是方志文專門召來的,目的就是腳下的雞鳴塞。

「這里已經是荒漠了?還是被蝗災給毀了?」

「這里以及經是荒漠了,以前這個關塞主要是起預警的作用,現在則將預警任務交給了異人來做任務。關塞也就撤掉了。」

「這里有水源么?」

「有一條夏季河,流向背後的厭渾澤,冬季河水和湖澤都干涸了。」

「這么說這里還是有地下水的?打井取水么?」

「對。井也不用打得很深,有三四丈就見水。」

「很好,奉孝給白會長寫信,他們來這里建立一個軍塞。容納五萬人生活的軍塞。然後在周邊種植防沙林,慢慢的將這里發展起來。」

「諾!你看,我說主公肯定是看上了這里吧!」

「呵呵」劉曄和魯肅一起笑了。

張遼驚訝的看向方志文:「將軍,這里建城很困難,畢竟沒有產出支持啊!而且還會遭到鮮卑人的進攻襲擾。」

「就是要他們來襲擾,像臨河與林榮這樣的大城,他們是不敢輕易去動,何況這些城池上面可是飄著黑魔的大旗。呵呵。」

郭嘉得意的說道,張遼恍然。

「不僅如此。子敬你說說在這里建城的目的。」

「主公的意圖是用堡壘蠶食的方法,將這些難以居住的地方改善,只要能居住,只要能耕種,咱們漢人就能在這里扎根,咱們扎下了根,就能逐漸的同化吞噬掉落後的胡族,最終讓這片戈壁變成沃野,讓胡族的草場變成漢人的農田。」

「對!就是這個意圖,還有,我也是想看看,這么做能不能改善這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如果樹林成活了,能不能讓水源保持住,如果背後的厭渾澤能夠成為一個常年存在的大湖,這周圍的荒漠很快就會變成沃野。」

「呵呵,主公這是要改天換地呢!我觀前人的書籍,種植樹林也有講究呢。」

「當然,不能單種一種,防止生蟲什么的,這些在豐寧郡已經有了相當的經驗了,難得是水源怎么辦,如果長期靠井水顯然很困難。」

「在這里種滿樹,然後開挖一個人工湖蓄水,如果能將夏季的河水蓄到春季,那就成了!還可以引黃河水灌進厭渾澤,秋季可以倒灌來這里。」

劉曄對這些相當有研究,他的興趣愛好很廣,特別是在制造和工程方面,等級很高,這也是方志文召他前來的主要的原因。

「子揚的想法很好,這里就讓子揚與白會長一起規劃吧,將來文遠分一部駐扎在這里。」

「將軍,前面的戈壁有數千里之廣,難道將軍一路將城建過去么?」

張遼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方志文看了張遼一眼,郭嘉等人也笑了起來。

「當然不會,只是盡量在條件許可的地方都建城,這是一項長遠的工作,我們的部隊可以去打擊胡族,胡族也會遠遁,西、北方的天地廣闊的很,我們不可能將胡族趕盡殺絕,而他們也會發展壯大,所以我們需要這些節點,只要我們能夠在這里扎根,胡族就很難再將這里奪回去,至少,我們的身後都安全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