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1 / 2)

九州島上的戰局在郭嘉的耐心引導下,正在向著他所預期的方向發展,按說,郭嘉的重兵在南邊的小城周邊,雖說漢津也有大量的玩家,動員起來守城也會有強大的戰斗力,但是漢津作為重要的登陸節點,現在還是郵驛到達的終點站,將敵軍引向這里,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倭人的想法就相對簡單了,原本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兩個選項,第一是南下攻擊小城周圍的漢軍,漢軍肯定不會將戰場擺在小城,應該還是在觀音山南邊的大路周圍,與漢軍打一場野戰,雖然漢軍的騎兵真的很欺負人,但是在大兵團的作戰中,漢軍數量有限的騎兵能夠起到的作用就相對小多了。因此,選擇在觀音山南麓進行一場會戰是可行的,就算戰事的結果是兩敗俱傷,能夠解了小城之圍就是最大的勝利。

另一個選擇則是圍魏救趙,攻打漢津!原本這個選項是不存在的,因為漢津前面還有糸島擋著呢,因此,之前的選項是攻打糸島,但是糸島的戰略地位並不那么重要,除了是漢津的戰略前沿之外,糸島的用途很小,因此倭人擔心攻打糸島起不到圍魏救趙的作用。

不過,漢軍為了向小城方向以及西九州方向集結更多的部隊,竟然將糸島主動放棄了,這就讓倭人獲得了直接攻擊漢津的機會,於是,新的選項出現了。

漢津的地位自不必說,就算是毫無經驗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來這個橋頭堡的重要性。因此,漢津可以說是登陸瀛洲島的漢軍的心臟,攻擊這里絕對是圍魏救趙的絕佳選擇。說不定,調動起漢軍的部隊之後,還能夠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

與堂堂正正的南下小城與漢軍正面決戰相比,似乎攻打漢津能夠創造更多的機會,把握更多的主動權,更重要的是,萬一一個不小心拿下了漢津。那么漢軍的重要補給通道就會被卡斷,漢軍之後傾力南下與南方的漢軍匯合這一條獨木橋可以走了,相反倭人就獲得了徹底殲滅漢軍北方登陸軍團的戰略機會。

該如何選擇。似乎十分的簡單明了。

倭人正在向糸島和鳥棲兩個方向集中兵力,並在沿途建立了城堡保護後勤通道的暢順,倭人的選擇是很明確,但是兵法中有所謂能則示之以不能。倭人在真正展開行動之前。必須要將戰略意圖隱藏起來,因此在糸島和鳥棲兩個方向上同時部署,能夠起到良好的戰略欺騙效果。

事實上漢軍也有些無所適從,因此小城的部隊仍然在繼續集結,另一方面,漢軍加強了對伊萬里和武雄的攻勢。

漢光熹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武雄守將殺死異人指揮,打開了東城門。韓將軍入城,倭人原住民將士多有倒戈。在經歷了殘酷的巷戰之後,異人都被擊殺干凈,武雄失守。

第二天,倭人大軍忽然從糸島出發,沿著海岸向漢津進攻!

倭人集結了三百多萬部隊,浩浩盪盪的向著漢津進發,同時,一支三十萬人組成的偏師,沿著大道向小城方向步步為營的推進,為的是牽制漢軍在小城方向的部隊。

再看如今漢軍的布置,在伊萬里城下,漢軍集結了俞涉軍團六萬人,協助進攻的異人部隊和異人合共五十多萬,這部分的部隊現在正在伊萬里城下膠著;在武雄城,有太史昭蓉率領的數千騎兵和三十多萬異人部隊,這些部隊現在正在忙著穩定武雄城並且向西部擴張;在小城周邊,郭嘉的主力部隊十萬左右,配合進攻的異人部隊一百二十多萬,另外在觀音山要塞有十萬左右的異人部隊,方志文的精銳騎兵也在這里。

最後,就是在漢津的漢軍了,漢津如今是李雪音坐鎮,不過李雪音可不是戰將,城中有城防部隊十萬,異人約有六七十萬,只不過大部分都是游俠和武林人士,至於生活類的就不能算了。

從戰前的戰略態勢上看,漢津有些危險了,從糸島到漢津最多兩天時間,如果來勢洶洶的倭人急行軍,可能會更快,如果令俞涉部緊急從伊萬里撤軍,也只能勉強與攻擊漢津的倭人同步到達,這么一來,能讓漢津的守軍勉強達到百萬。

可是倭人的攻擊部隊有三百萬眾,加上倭人火炮在攻堅上的優勢,還有倭人的後續部隊,漢津的局面確實是危急萬分。

另外,如果郭嘉從小城撤軍,通過觀音山向漢津馳援,有可能被倭人反過來利用山道將郭嘉擋在漢津的外圍,同時,小城之圍自解,倭人援軍重新打通小城到鳥棲的通道,援軍也能進入小城,甚至向武雄發起攻擊,整個戰場主動權易勢,情況對漢軍大不利。

在論壇上,玩家們也正在十分jilie的討論著漢津戰場如今的危局,從現有的情報看,漢津會戰的局面已經形成,更早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的玩家覺得郭嘉的布局有問題,想要搶在倭人發動攻勢之前搶先攻陷伊萬里,形成戰略後方的意圖顯然是太冒險了,倭人不可能看不出這個打算,因此倭人搶在郭嘉的戰略意圖達成之前發動總共幾乎是必然的,現在,事實證明了這些玩家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