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覬覦長沙劉備躊躇(1 / 2)

與曹操相比,劉備在大局觀上面確實算是有硬傷的,不過劉備有一個好,能用人善用人。

當曹操在想著如何打破劉備弄出來的包圍圈,並反過來包圍劉備的時候,劉備正在想著如何才能從孫策手里,將長沙弄回來,似乎長沙不回來劉備的荊州就不完整,劉備的心里也會因此而趕到極度的不舒服。

關羽的書信正擺在劉備的案頭,燈光下,劉備將不長的書信翻來覆去得看了很多遍了,他那喜歡猶豫的性格讓他始終沒有辦法下最後的決心。

從關羽的來信中,劉備得知原本在衡陽與關羽對峙的孫策軍已經撤離,衡陽的百姓有的跟著退向了長沙,有的則留在衡陽,衡陽暫時是一座沒有守備的空城,關羽的這封急信就是向劉備請示,是否占領衡陽並向長沙進軍。

按說,這事本來完全沒有必要寫信來向劉備請示的,如果關羽直接行動了,劉備會很高興的,到時候如果方志文真的不高興了,自己也可以將事情推倒關羽的身上去,現在關羽寫了這么一封信來,劉備倒是反而為難了。

若是自己同意了關羽的行動,這等於是在私下里撬方志文的牆角,方志文真要追究起來,劉備的面子可沒地方放,可若是不同意,這么好的機會輕輕放過,眼睜睜的看著到手的肥肉跑了,劉備的心里又無比的痛苦。

對於劉備來說,選擇真是件痛苦的事情。想了半夜,夫人已經讓人來催了幾次了,劉備終於一咬牙。急速的在紙片上寫下了『弟可隨機應變。』幾個字,劉備其實很希望關羽不要太精明,能夠學著張飛那樣,主動幫自己背背黑鍋。

將信鴿放走,劉備看著星空舒了口氣,臉上的皺紋似乎又深了一點,搖了搖頭。扭身向內宅走去,那里也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努力的解決呢,劉備的年紀不小了。問題是,無後啊!這可是個要命的事情,看來要多弄幾個女人了,算是廣種薄收吧。

第二天一早。孫乾、諸葛瑾和龐元也找上了劉備。他們也從軍報中看到了長沙郡的變化,只是這三個人似乎意見並不統一。

「主公,如今衡陽無主,還有長沙和湘陰也空虛,如此天賜良機豈能坐視,俗話說天予不取必受其咎,這正是我軍奪回長沙郡的最佳時機啊!」

孫乾的意見劉備喜歡,劉備甚至私下里常常再想。這孫乾與自己越來越合拍,是不是在有意逢迎自己?人們都知道小人不好。可是為何小人總是容易存在呢?蓋因小人在身邊會讓你十分的舒服,孫乾每次都能說道自己的心坎上,不論說的對不對,劉備都會覺得舒服,覺得孫乾這人可靠。

「主公,此事不妥,朱治早就與孫策達成了協議,孫策故意在換防的時候弄出這種局面,就是想要引誘我軍與朱治發生齟齬,主公可要明白,如今我軍的大敵是曹操,如果這個時候惹惱了方志文,事情有什么反復,其中的得失一目了然啊,切不可因小失大。」

諸葛瑾很難得的直接反對孫乾的意見,蓋因這事的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如果方志文真的因為此事反目,轉而支持或者暗示曹操來合攻劉備也不是不可能的,劉備現在弄得這個包圍曹操的圈子其實很松散的,而且劉備自己身後還有個居心叵測的司馬防呢,劉備的身份注定了他一定是諸侯的敵人,而不可能是盟友。

「子瑜太過高看方志文了,方志文與我軍的關系可不是什么感情因素來維系的,而是實打實的利益,他之所以選擇與我軍合作而不是與曹操合作,那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可能與曹操合作,瀛洲的倭人是敵人,而倭人在背後支持曹操,這事已經鬧得天下皆知,方志文只有跟我軍合作,因此,在這個時候我軍趁機拿回長沙,方志文也只能吃了這個悶虧。將來將來我軍滅了曹操,主掌中原,方志文又能奈我何,說不得,到時候我們還要收回幽州呢!」

龐元笑了笑,孫乾的志向很不錯,不過志向跟現實的差距也無法忽視,而且,這個差距似乎大得有些嚇人呢!

諸葛瑾愣了一下,也是搖頭不已,孫乾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不說方志文會任由劉備主掌中原而無動於衷,僅僅是認為方志文為了名聲就不敢與曹操合作就太想當然了,就算不能明著合作,私底下通過商人、異人也一樣能給曹操足夠的支持。

不過諸葛瑾卻無意在這件事上跟孫乾爭執,畢竟是沒有發生的事情,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是很正常的,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看法就肯定是對的呢!

諸葛瑾看著劉備道:「主公,屬下堅持認為不能奪占長沙,這么做肯定於主公的名聲有損。」

劉備楞了一下,這句話倒是打在了他的要害,名聲!這個東西絕對是個好東西,但是也是一個枷鎖,諸葛瑾的說法不由得讓劉備心里有些忐忑,事實上,自己已經做了決定了,萬一真的如諸葛瑾所說,名聲有損可就不好了。

劉備看向孫乾,孫乾也皺著眉頭不出聲了,對於名聲受損的可能,孫乾也沒有辦法了,這世間事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確實不容易,何況還有異人這種異類存在,什么事情似乎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見到孫乾沒了主意,劉備將眼神轉向笑眯眯的龐元:「復慶似乎胸有成竹啊!」

「大人目光如炬,屬下確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