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顧雍薦才程秉出仕(1 / 2)

&』大大的慷慨打賞!感謝『黑龍破天』『sky輕松』『逐道居士』『towny』『小鯊』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

程秉是汝南人,年輕的時候曾經跟隨鄭弦,後來黃巾起事,鄭玄散了學生,程秉因為牽掛親人就回了家鄉,誰知道汝南更亂,程秉只能狼狽的一路向南,最終到了交州才停下了腳步。

隨後求才若渴的士燮征辟程秉出仕,程秉也無不可,這也算是學有所成吧,雖然這個選擇其實相當的無奈,而士燮本身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撐死不過是一個地方軍閥。

程秉沒有看錯,隨著大批的異人南下交州,士家的地盤被迅速的瓦解,開始異人還留下南海郡作為緩沖區,之後異人的腳跟站穩,這個緩沖區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蠶食瓦解之下,士燮也終於崩潰了。

光熹八年,士燮與異人達成協議,成了一個被架空的交州刺史,如果不是異人們不大團結,難以找到合適的刺史人選,估計士燮也早就滾蛋了,士燮成了傀儡,程秉也沒有了繼續在這里呆下去的打算。

於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光熹九年,程秉終於帶著家人乘船北上,這個時候江東已經大定,暫時也看不出有大打的跡象,程秉乘船到了秣陵,然後不為人知的低調隱居了下來。

程秉並非是不想出仕。只不過有士燮的前車之鑒在前,程秉的選擇自然是要小心一些才好,至於他為何到秣陵而不是直接北上樂南尋找老師。其實也是想要先看看,幽州到底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選擇。

另一個到秣陵的原因,在於程秉與顧雍有些交情,當時顧雍受孫策之命南下與士燮結盟,期間就是程秉來招待的,顧雍見程秉博通五經,甚為敬重。相談之下也是相得,於是也常有書信往來,交流切磋學問。得知士燮被架空。程秉離職之後,顧雍就力邀程秉北上,這也是程秉至秣陵的初衷。

不過讓程秉奇怪的是,到了秣陵之後。身為孫策重臣的顧雍卻不替孫策招攬主動程秉。也不建議程秉出仕孫策,只是讓程秉幫忙做些文案之事,通過閱讀孫策收集的各個諸侯的資料,來了解天下大事。

直到方志文忽然南下,江東易幟,程秉才明白,鬧了半天自己還是不小心上了幽州的戰船,這回顧雍是誠心的邀請程秉出仕了。可程秉卻反而猶豫了。

「德樞,你到底要考慮到什么時候。這眼看著又是半年時間了,如此蹉跎,殊為可惜啊!」

程秉緩緩的放下手里的茶杯,看了看相對而坐的顧雍,笑道:「元嘆,如今我在這里幫你忙不好么?莫非元嘆吝嗇給我的那些酬勞!」

「呵呵,我家雖然不如甄、糜,不過也不差這點,說來說去還是怕耽誤了你的前程,德樞有千里之才,奈何屈居與尺寸之室,埋首與案牘之中,如此屈才,我是怕將來被你的那些同窗戳著脊梁罵啊!」

「你是說季珪、子尼他們?」

「可不是么?如今他們都是一方牧守,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可德樞卻屈身與一個掾吏,這」

程秉嘆了口氣道:「元嘆,不是我不想出人頭地一展抱負,而是心中困惑,這天下豪強並起,各領風騷,以我等才智,也就是追隨驥尾之能,惟恐一個差錯,蹉跎了光陰還是事小,害了身家性命可就事大了!」

「德樞之慮我也能理解,不過德樞,我也是一大家子,身家性命也一樣的矜貴,莫非德樞覺得我的選擇是隨意而為,甚至為了這個選擇,還要冒險屈身侍奉孫家?」

「這」

「就算德樞不相信我的眼光,莫非也不相信崔琰、國淵、趙商等人的眼光?連康成先生都說征北將軍是幽州之幸,莫非德樞覺得老師的話也不可信么?」

「這」

「德樞,這一年多來,我一直讓你接觸這些情報,其實就是想讓你看清楚這大漢的形勢,如今漢室衰微已難有中興之能,天下紛亂,群雄並起,不過是一個建立新秩序的過程,這其中各方梟雄所代表的階層和政治利益,我們平日也反復討論過。德樞也是博通五經的大才,難道看不出什么是大勢所趨,什么是民心所向么?」

程秉面色糾結,拿起茶杯舉到一半有放下,心里的極度矛盾彰顯於外,顧雍猜測,其實他還是有些心理陰影,對自己缺乏信心,生怕又找錯了主上,既然如此,自己就直接推他一把吧!

「好了,德樞不要猶豫了,主公如今正在撫州建城,需要治政干才,我已經書信與主公,推薦德樞出掌豫章郡丞兼撫州令。」

「什么?怎會如此?」

「德樞,想必主公的征辟令今明兩天就能到了,到時可就不由得你再猶豫了,我主雖然大度,不過對人才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這事你大可以去問問荀文若和徐元直,看看他們是怎么被主公征辟的,呵呵。」

「你咳!」

程秉苦笑搖頭,他現在有種被人綁上了賊船的感覺

程秉乘船由秣陵出發,然後沿長江至九江,然後進入鄱陽湖,直至鄱陽。

船只靠岸,負責護送的水軍將領朱勻陪著程秉出了船艙,在專用的碼頭上,一隊精悍的騎兵正整齊的排列在棧橋後面,周圍的要點。也都有精兵警戒,戒備的十分森嚴。

「程大人,末將只能送到這里了。碼頭上是甄翔將軍的部隊,他將護送您到撫州。」

「多謝將軍,一路辛苦了!」

「大人客氣,這是末將本分。」

朱勻與甄翔交接之後,船只也不停留,隨即出港護送著一批商船北返。